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全诗赏析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写于元和四年(809)。
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做左拾遗,为什么会宿紫山北村呢?开头两句,作了说明,原来他是因“晨游紫阁峰”而“暮宿山下村”的。紫阁,在长安西南百余里,是终南山的一个著名山峰。“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峰上耸,若楼阁然。”诗人之所以要“晨游”,大概就是为了欣赏那“烂然而紫”的美景吧!早晨欣赏了紫阁的美景,悠闲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的美好场面,其心情不用说是很愉快的。但是,“举杯未及饮”,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开头四句,点明了抢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抢劫对象,表现了诗人与村老的亲密关系及其喜悦心情,为下面关于暴卒的描写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是颇具匠心的。
中间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挟刀斧”等贬义词句刻画了抢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现了两个场面:一是抢酒食;二是砍树。
写抢酒食的四句诗,表现出暴卒、我和主人的三种不同表现。“夺”和“掣”两个词,包含着一方不给,一方硬抢的丰富内容,不应随便读过。诗人用这两个词作“诗眼”,表现出“我”毕竟是个官,敢于和暴卒争,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就不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要人们想一想暴卒凭什么这样“暴”,为结尾的点睛之笔留下了伏线。
写两个抢劫场面,各有特点。抢酒食之时,主人退立敛手;砍树之时,却改变了态度,这是为什么?诗人为了揭示其心理根据,先用两句诗写树:一则指明那树长在中庭,二则称赞那是棵“奇树”,三则强调那树是主人亲手种的,已长了三十来年。这说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远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怎能不“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发自内心的“惜”就表现为语言、行动上的“护”,虽然迫于暴力,没有达到目的,但由此却引出了暴卒的“自称”和“我”的悄声劝告。
结尾的四句诗,在当时很好懂;时过一千一百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的含义。所谓“神策军”,在天宝时期,本来是西部的地方军;后因“扈驾有功”,变成了皇帝的禁卫军。德宗时,开始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他们以皇帝的家奴掌握禁卫军,势焰熏天,把持朝政,打击正直的官吏,纵容部下酷虐百姓,什么坏事都干。元和初年,宪宗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各路军统帅),白居易曾上书谏阻。这首诗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谓“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采造家”,就是这个官府派出的人员。元和时期,经常调用神策军修筑宫殿;吐突承璀又于元和四年领功德使,修建安国寺,为宪宗树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现了“身属神策军”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个以吐突承璀为头子的神策军人,已经炙手可热了;又兼充“采造家”,执行为皇帝修建宫殿和树立功德碑的“任务”,自然就更加为所欲为,不可一世。
诗是采取画龙点睛的写法。先写暴卒肆意抢劫,目中无人,连身为左拾遗的官儿都不放在眼里,使人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家伙凭什么这样‘暴’?”但究竟凭什么,没有说。直写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爱的奇树被砍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让暴卒自己亮出他们的黑旗,“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一听见暴卒的自称,就把“我”吓坏了,连忙悄声劝告村老:“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讽刺的矛头透过暴卒,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
前面的那条“龙”,已经画得很逼真,再一“点睛”,全“龙”飞腾,把全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
(霍松林)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列星随旋,日
-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相遇是缘经典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遇是缘经典美文 篇1 当天边的月,还在晨的天空留恋,当太阳正在温柔的等待着黎明,你却为我降临,描写这一世的情缘。 我知道,你也为了我,为了配合你的到来,我要把你来的路看清,让自己变成守夜的繁星,在你疲惫时,用温
-
【原题】:次李汉臣韵汉臣有超然绝弃百事深入祖门之意而语与予合
-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①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② 。不自见 ③ ,故明;不自是,故彰 ④ ;不自伐 ⑤ ,故有功;不自矜 ⑥ ,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卖 炭的老汉,在终南山上,砍柴烧炭。满脸挂满灰尘,呈现出烟熏火燎 后的颜色; 两鬓苍苍,十指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无可奈何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无奈的诗词,表示无可奈何的诗句,表达人心里无可奈何的诗句。【相见欢】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宴桃源】白居易频日雅欢幽会,打得
-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
-
在白朴的《天净沙·秋》注释与翻译中,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首古典诗歌的背后意境。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沙漠的景色,以及人们在此中体验到的寂寥与孤独。通过翻译,读者得以感受到原诗的美妙之处,也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白朴的注释清晰地解释了每个词语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同时也使得这首诗更具象征意义。总之,这篇注释与翻译是对《天净沙·秋》的很好解读,使我们更好地欣赏到白朴的才华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本周,我读的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