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评陶韩柳诗》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评陶韩柳诗》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干枯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本文是苏轼十分有名的一篇诗论。标题中的“陶”指陶渊明。陶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诗人,诗歌的风格平淡自然而又形象鲜明;“韩”指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其诗气势豪放,力求新奇,但有时流于奇险,有“以文为诗”之称;“柳”是指柳宗元,曾与韩愈共同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作虽不甚多,但温丽靖深,颇有自己的风格。文中的“韦苏州”指的是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风格恬淡高远。本文通过评论陶渊明、韩愈、柳宗元、韦应物等人的诗风,表达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具体说来,苏轼是以韩愈、韦应物的诗做陪衬,旨在表现陶渊明、柳宗元诗作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借以传达自己的艺术追求。

陶渊明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和他表现的内容和手法分不开。他的诗歌主要表现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清水出芙蓉”,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他的诗富有意境,田园诗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强调和表现其中的情趣。往往是平淡无奇的几句诗却写出一片生动的田园生活的声音和气氛。柳子厚的诗风与陶诗相近,从“欸乃一声山水绿”就可以一目了然。苏轼在这里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这里苏轼“所贵”的枯淡风格,也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理趣诗就有点象陶诗,要于平淡的事物中表现出奇趣来。他的理趣诗不是用韵语说理谈玄,抽象说教,而是写平常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断和具体事物,借平常的细事寓不平凡的道理,其妙处就在于“含蓄无垠,思绪微渺……言在此而意在彼”(原诗)。如题西林壁写的是看山,却启示人们观察一切事物都要善于“出乎其外”;琴诗写的是弹琴,却告诉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主客观条件的谐和。这些理趣诗不故做玄奥,而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外似癯而实腴,寄至味于淡泊,言短趣长,引人入胜。

当然,苏轼认为“枯淡”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只有陶渊明、柳子厚才能当此殊荣。枯淡成为他晚年追求的主要目标,和陶诗就是有力的证据。不但能够达到“枯淡”这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者寥寥无几,而且能够欣赏这种境界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的读者也微乎其微,所谓“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在鉴别优劣时比较是一项有效的方法。苏轼这篇诗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评柳子厚诗不是直接评论其温丽靖深,其枯淡,而先给他的诗一个界限,“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这样,使他的诗的具体地位有高低界定,读过陶渊明、韦应物诗作的读者又马上会想起他们的风格,从而更分明地感受到柳子厚诗的地位和风格。与陶渊明、韦应物诗作比较还嫌不够,苏轼又进一步与韩昌黎的诗风作对比,所谓“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这使我们了解到柳子厚的诗的风格主要是“温丽靖深”,与韩愈的“豪放奇险”不同,如此还嫌不足,苏轼又把柳宗元与陶渊明的共同之处——“枯淡”的风格举出来论说。当然,这“枯淡”不是表里 (中边) 都枯淡,而是象苏轼评陶诗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经过这样的层层比较,柳子厚诗的风格特点跃然纸上,了然于读者胸中了。

就近取譬,是苏轼散文常用的手法之一。因其近,人皆见之,闻之,感之,触之,烂熟于心矣,拿来做比,如果生动形象,恰如其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轼在这么短小的文章中也没有忘记运用这一艺术手段。他把“人食五味”这个日常的活动与艺术欣赏联系起来。用前者陪衬后者。人们吃喝,是最基本的活动,对于苦辣酸甜自然了如指掌,艺术欣赏和食五味相似,但又高于食五味,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就近取譬,就使得属于艺术领域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晓易懂了。

本文虽是论诗人的风格,却形象生动,妙喻迭生,是一篇极精当的散文。



猜你喜欢
  •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莽作《孩儿塔》序 赏析和解读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 “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

  • 哲理诗《神女峰》原文和鉴赏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天上人间,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

  • 王维《戏题辋川别业》全诗赏析

    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

  • 高适《送张瑶贬五谿尉》全诗赏析

    他日维桢干,明时悬镆铘。江山遥去国,妻子独还家。离别无嫌远,沉浮勿强嗟。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 余怒《蜗牛(组诗)》

    万物诗将眨眼间看到的予以抽象,了解那些与我共处之物六点钟:半个圆弧体积庞大的城郊的昏暗:矩形悲伤:一个菱形或方方正正的铁块,内有绵

  • 国学名句“东家稻熟早芟草,西家豆稀懒打虫”出处和解释

    【名句】东家稻熟早芟草,西家豆稀懒打虫 语出清代袁枚《劝农歌》。东家的稻子丰收在望,是由于及时锄草;西家的豆子长得稀稀拉拉,是因为懒得治虫。两句诗说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劝农民应勤于耕作,不

  • 月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

  • 吴当《浔阳舟中三首(之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吴当浔阳舟中三首(之一)百年头上着乌纱,一日江边踏钓槎。病似相如空有赋,贫于杜甫更无家。渔歌楚楚蒹葭月,樵笛村村踯躅花。事业已随兵

  •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赏析》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做有两个七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亦隽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