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姑射神人”注释、翻译和解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姑射神人”注释、翻译和解说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 不近人情焉。”连叔曰: “其言谓何哉?”“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 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孰肯以物为事!”

——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肩吾、连叔:古时修道之士,实为子虚乌有的寓言人物。②接舆:楚国隐士。高士传以为姓陆名通,字接舆。③姑射之山:神话中的山名。④淖约:轻盈柔美。⑤时女: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引赵以夫之说,以为即“是汝”。⑥旁礴:成玄英释之为混同。
【意译】
肩吾告诉连叔说:“接舆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人,她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无暇,容态像处女一样轻盈柔美。她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着飞龙,而遨游在四海之外。她的精神凝聚,能使百物不受灾害,年丰岁熟。我认为这是诳言不可相信。”连叔说:“的确,瞎子无法与他共赏文彩之美,聋子无法与他共赏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有形体有聋有瞎吗?人的心智也是有的。这话,就是指你而说的呀!这个神人,她的德量能混同万物而为一,人世纷扰求乱,她怎肯劳碌自身去管世间的俗事呢!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害她,即使洪水滔天也不会被淹死,能使金石熔化、山石焦枯的大旱也不能使她热死。而她的尘垢粃糠,也可以造成尧舜。这样的人怎肯去管俗事呢!”
【解说】
姑射神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说是神人,因为是神人,所以世间的凡人是难以理解的。连庄子的笔墨也是不落一点凡尘,那样的洁净超妙。你看那神人是那样的风姿绰约,那样的自由自在,那样的精神饱满!难怪连肩吾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的确尘世间是不会有这样美丽绝伦的人品的,尤其是男人。大概也只有凭藉无阻无碍的自由心灵的慧眼,才能一睹仙容,因为一旦降凡,原来冰清玉洁的她也就不复存在了,尘世间的污垢总要让她染上几个黑点。尽管她的尘垢粃糠也可以捏出个尧舜来,但无奈她不想,也许也不能料理俗事,故对于尘世间千千万万的俗人又有什么补救呢?庄子希望用这样一个超越尘世功利的自由精神的象征来引导人们进入忘我无己的境界,从而泯灭尘世间一切苦恼,然而,这个境界也像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射神人那样可望而不可即。
【相关名言】
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何美丽的外表的形态,而是那好像使人体透明的内在的光芒。

——法国·罗丹

猜你喜欢
  • 《优孟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何国栋 【本书体例】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鉴赏、赏析和解读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 是李贺的一组著名五绝。“言马”“而意初不在马”,实为 “借题抒写”而作。它“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 (王琦)

  • 《昭君怨赏析》

    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   上片咏梅、惜梅。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冲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后两句惋惜梅花的孤独寂寞。它虽傲姿凌霜,暗香袭人,却独处僻乡,无人欣赏。

  • 国学名句“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酌而应之,临时之宜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酌而应之,临时之宜也 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政篇》。确立政务管理,有一定的规矩;施行政务管理,有一定的程序;根据情况决定如何具体地治理,这是临时应当做的事情。治:管

  • 《木兰花》咏木兰花诗赏析

    《木兰花》咏木兰花 木兰花,又名辛夷、木笔、

  •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意境解读

    (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小令,写的是道

  • 苏轼《治易洞》全诗鉴赏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 典故“无酒酌公荣”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

  •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全诗赏析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 《长相思·游西湖赏析》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