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浣溪纱 梨花》全诗原文鉴赏
沈雄
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抛残歌舞种愁根。
遥夜微茫凝日影,浑身清浅胜梅魂,溶溶院落共黄昏。
这是一首咏梨花的小词。梨花本不入花谱,沈雄却对之颇偏爱,写出梨花之美,赞美了月下梨花的清高品性。
起笔一句,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写梨花。“香雪”,常指梅花,这里用“香雪痕”言梨花的白且香。“一林”句点出梨花的数量、质地和地点。梨树很多,梨花亦繁,且轻柔素洁,因而谓之“一林轻素。”梨花开在重门之外的庭院中,“隔”字使此句生出些动意,不仅引出了深居楼阁的人,也暗示了人对户外世界,对梨花的向往与赞赏。于是,一缕愁思飘然而至,残歌剩舞黯然失色,并被主人所丢弃。用电影镜头作比,上片第一句是近景:梨花开放,蜂儿飞鸣,一片素白。第二句则拉成远景:越过重重迭迭的朱门绮户,一林梨花在庭院里悄然怒放,织成一片“柔曼的轻纱”。第三句,镜头转向了楼阁里的轻歌曼舞和神情愀然的人。梨花的盛开带来丝丝缕缕的春愁,他把目光转向户外烂漫的春光,转向清幽素洁的月下梨花。
过片一联描摹月下梨花的幽美意境和清高品性。“遥夜”即长夜,与“微茫”搭配还有空间上广大无垠的意味。宋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的名句,王国维认为此句“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如果说“云破”句以动胜,那么,“遥夜”句则以静胜,其中“凝”字尤佳,增加了景象的动势,使之静穆而有生机。庭中月光如水,清明一片,如雪的梨花笼着淡淡的月色,更显其格高韵胜,词人赞之曰“胜梅魂”,“胜”即真。梅花以其傲霜凌雪的风姿赢得古代文人的倾心,作者用“梅魂”形容梨花的品格,可见其对梨花由衷的赞赏。此联气象廓大苍茫,意境幽清静远,格调很高。第三句是全词的收束,“溶溶”形容月光荡漾,许浑有“林疏霜槭槭,波静月溶溶”(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的诗句。“溶溶院落共黄昏,”意即庭院内梨花似雪,月色溶溶,晶莹澄澈,如此良辰美景,正宜共享。全词无一梨字,而梨花之精神品貌已跃然纸上。景中藏情,意境幽美。
-
凭阑人·春思 乔吉 淡月梨花曲槛傍,清露苍苔罗袜凉。 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一生穷愁潦倒,寄情诗酒,故
-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作品赏析身觉:一作身学。
-
轻舟转孤屿,幽蒲漾平波。回看望佳处,归路逐鱼歌。
-
《桃花扇》 [西江月] (净扮樵子挑担上)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云深猛虎出无时,也避人间弓矢。建业城啼夜鬼 ② ,维扬井贮秋尸 ③ ;樵夫剩得命如丝,满肚南朝野史 ④ 。在下苏昆生 ⑤ ,自从乙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的张家界,内容包括描写张家界的古诗,描写张家界的古诗,描写张家界的诗句。文庄行一云蒸雾绕深锁藏,进退浮沉几沧桑。龙舞九天谱新曲,武陵春色冠四方。二花红叶绿两边铺,幽径翠光枝影疏。满目珍馐迎远客,笑谈风月一斛珠
-
【原题】: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为潞公所赏追用其语作侧字四绝平梅花一篇·侧字
-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
网索轩窗邃,銮坡羽卫重。鷁舟还下濑,星使出飞龙。赋待三英集,词须五吏供。会看边燧息,横霈紫泥封。
-
【作者简介】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进士。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