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全文和鉴赏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本篇故事源出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所记与史记基本相同,但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又增加了民间传说的成分,使故事更加动人,增强了感染力。
史记与汉书中说,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成都人,从小好读书、舞剑,名犬子。因崇敬赵国国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一日相如应邀到临邛富户卓王孙家去作客,席间大家请他弹琴作乐,相如推辞不下,就弹了起来。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素善音乐,听到相如弹琴,音色甚美,她从门窗缝中看到相如一表人才,又听说相如的文才超众,不由得产生了爱慕之心。与此同时相如也对文君产生了爱慕之情,便以琴声来挑逗文君。后来卓文君听取了家中侍者的劝说,毅然置封建礼教于不顾,放弃富有的生活,大胆地追求纯洁的爱情,夜奔司马相如,以身相许。从而引出在成都典裘贳酒的一段佳话。
本篇小说的表现手法是独具特色的,它使用了倒叙法来叙述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首先记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回到了成都城,穷极潦倒,典裘贳酒,并开店卖酒,以此来刺激卓王孙,使之难堪,并迫使他出钱资助卓文君。然后才用极为简洁的文字叙述了卓文君爱慕司马相如,越礼与其私奔来到成都的经过。小说的最后提到了相如素有消渴疾(糖尿病),但因贪恋文君的美色,不能节制,而导致旧病复发。他曾作美人赋以自讽,但终因不能自制而死于糖尿病。相如死后,卓文君作诔文以哀悼相如,这两篇文章一直流传至今。
在语言上,这篇小说也一反魏晋文言小说语言简单干涩的文风,文笔细腻,十分生动地刻画了卓文君的体态优美,相貌超群,文中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接着又描写卓文君的热情奔放的性格:“(文君)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这些都是受民间传说的影响,而超越了史书的记载。
这篇小说中最值得赞扬与歌颂的是卓文君这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弱女子,为追求自己纯真的爱情,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社会的压力,大胆地与司马相如私奔的反叛精神。
司马相如才学超群,尤善作赋,如子虚赋、上林赋与文中提到的美人赋都可谓传世佳作。故有的书上说他写的赋是非人力所及,多为梦中经仙人指点,西京杂记中就有两篇这样荒诞不经的记述。
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朱权的杂剧十二种中有卓文君私奔相如,但剧本的内容已与原故事有所不同。它是以相如过升仙桥题柱“大丈夫不驷马车,不复过此桥”起,到相如荣归西蜀止,中间插以“文君驾车”、“文君当炉”、“白头吟”等情节。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开创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先例,它对明末清初盛行一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影响尤大。
-
苏轼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
【原题】:程待制以黄居寀芦鹭易燕穆之雪满群山图次韵以赠
-
【原题】: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次韵
-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梦中相聚
-
【注释】:此词细致地描绘了雅士焚香之趣,香烟升起,幻起几般奇思异景,香气又添美景,足令人品赏回味,陶醉自乐。----------------------------词人王沂孙生于南宋理宗在位之时,他的平生跨宋元两朝。南宋灭亡后,元朝总管江南
-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
初中生大纲古诗词(求救:人教版语文初中大纲要求背哪些古文和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生大纲古诗词,内容包括求救:人教版语文初中大纲要求背哪些古文和古诗词,初中生必备古诗词,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篇。中考默写热点50句(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
-
[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
-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作品赏析【注释】:佳节:一作令节。得意:一作称意。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