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出典】 见“日近长安近”条。
【释义】 晋明帝司马绍幼时很聪明,在回答其父元帝“长安何如日远”的问题时,第一次回答曰“日远”,理由是“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第二次回答为“日近”,理由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两次答语相反,而皆恰到好处。
【例句】 ①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赵鼎行香子[草色芊绵]947)这里活用司马绍语,以长安指东京汴京,抒发中原沦陷,故京未复的痛惜之情。②我梦秦东亭上饮,举头但有长安日,便与君、重结入关期,明年必。(高似孙满江红·寄方城商师国器军中。寄同年李钦用,时钦用为西台掾,在长安2272)这里化用司马绍语以指长安,表明对李钦用的怀想之情。③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史浩清平乐·游石头城1277)这里活用司马绍语,表明对北伐胜利、旧京恢复的信心。
-
黄庭坚《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黄庭坚《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子瞻《送杨孟容》诗云:“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即此韵》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① 公如大国
-
【名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 ① 功于寸阴 ② 。 【注释】①弃:放弃。②寸阴:一寸光阴。比喻很短的时间。 【释义】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 【点评】要想学有所成,就必
-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茅君奕世仙曹贵,许掾全家道气浓。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不知他日华阳洞,许上经楼第几重。
-
意映卿卿如晤 〔2〕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3〕 ,又恐汝不察吾衷 〔4〕 ,谓吾忍舍汝而死,
-
天气越来越冷,正是进补身子的最佳时令。“后天就是冬至,得好好进补进补身体了。”女人翻看着日历,对男人说,“冬至日吃什么好?”男人说
-
池上虽然无皓魄,樽前殊未减清欢。绿醅自有寒中力,红粉尤直烛下看。罗绮尘随歌扇动,管弦声杂雨荷乾。客舟闲卧王夫子,诗阵教谁主将坛。
-
[中国]鲁迅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演讲词】 我今天要讲的是娜拉走后怎样? 易卜生是19世纪后半的挪威的一个文人。他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
-
云萝姑娘 这时候只有八点多钟,园里的清道夫才扫完马路。两三个采鸡头米的工人,已经驾起小船,荡向河中去了。天上停着几朵稀薄的白云,
-
[晋]左思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
-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