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中唐诗歌——诗到元和体变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唐诗歌——诗到元和体变新

中唐(766-859)一般指大历到大中年间的约一百年时间。

“安史之乱”虽然只闹了八年,但是对唐帝国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为 了平定“安史之乱”而执行的两大错误国策——向吐蕃、回纥借兵而造成 的外族入侵和对藩镇的软弱迁就造成的藩镇割据——像两大毒瘤,使中 唐一开始就显现出衰飒之像,但是唐帝国毕竟是“中兴”了。但是,这个“中 兴”却已经没有了初唐的恢宏之气,也没有了盛唐的繁荣华贵。

中唐社会面临的问题是表面繁荣下的重重危机,政治无复清平,吏治 极其腐败,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中唐诗坛面临的问题是盛唐诗人境界太高,题材范围太宽,诗写得太 好,使后人很难超越。

很难超越,就不得不另辟蹊径。韩愈柳宗元、孟郊、白居易、元稹、刘 禹锡、李贺等中唐文人都在探索诗文革新的道路。唐李肇国史补说:“元 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元和体’。” 在诗歌领域,最有影响的是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他们的诗歌,都在继承 盛唐成就的基础上走出了新路,也就是白居易所说的“诗到元和体变新”。

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是韩愈、孟郊和白居易、元稹。

在韩、孟、元、白之前一点的“大历十才子”以及刘长卿韦应物、元结、 顾况等人,已开中唐诗风的先河,虽然也有一些名篇传世,但境界都不太 高,题材范围也相对狭窄,可以算作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转变的过渡。

韩愈的主要贡献在散文,他是主张“辞必己出”和“唯陈言之务去”的。 这个理论,也被他用到诗歌创作中。“辞必己出”,“陈言务去”,即不抄袭前 人,这本是正确的创作方法,但是如果走到极端,甚至所谓的“横空盘硬 语”(韩愈荐士),“险语破鬼胆”(醉赠张秘八),就必然走向怪怪奇奇 的道路。韩孟诗派的诗人,如韩愈、孟郊、贾岛等人,追求的正是这种雄奇 险怪的风格,以此与盛唐诗歌抗衡。韩愈的山石南山城南联句,孟 郊的偷诗峡哀十首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白居易和元稹走的是一条相反的道路,他们继承的是杜甫战斗性很 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通俗化的风格。白居易和元稹所发起的“新乐府运 动”,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杜甫和盛唐诗歌的继承和革新。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针砭时事的批判精神, 是两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从曹操的以乐府古题写新事到杜甫的 “即事名 篇,无复依傍”的诗歌创作,是对乐府诗歌的继承和发展。白居易学杜,最 重视的是杜甫那些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诗歌。他在与元 九书中说:“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 关吏塞卢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 四十首。”“新乐府诗”也不过数十首,但继承的,正是杜甫的这种现实主义 批判精神,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即白居易所说的“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 知”(寄唐生)。他们强调诗歌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 作”(与元九书),强调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白居易 的“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织妇词田家词等,都是投 向社会黑暗和权贵们的匕首和投枪。

“元和体”有时是专指元、白所创的一种新的诗体。韩孟诗派以怪怪奇 奇的诗风求得与盛唐诗风的不同,元白诗派则以通俗易懂的诗风求新求 变。白居易在寄唐生诗中说自己的诗“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元稹 在酬孝甫见赠十首之二中说杜甫的诗“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 人”。所谓“当时语”,就是当时流行的通俗语言。

与元、白风格相近的还有刘禹锡、张籍、王建等诗人。

中唐诗人中高张异帜的是天才的短命诗人李贺。

他是一位超常的天才,据说很小的时候,就以才华惊动了韩愈。韩愈 和皇甫湜两大名人亲自登门去拜访他,他“总角荷衣”出迎,并即席作了一 首叫高轩过的诗,诗写得很好,令韩愈大为惊叹。据说当时李贺才七岁 (见唐刘嘉隋唐佳话)。李贺的人生是悲剧性的,一生郁郁不得志,死时 年仅二十七岁。他的诗歌,继承了楚辞庄子和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但更加夸张荒诞,诙诡谲怪,幽峭冷艳,极富个性。

中唐后期的诗坛,因杜牧李商隐两人的出现而大放异彩。

中唐后期,宦官势力已经很大,牛李党争也非常激烈,成为藩镇割据 以外对朝廷影响很大的因素。

杜牧出生在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称的高门大姓,虽然有“平生 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仕途上并不得 意。当了十多年的幕僚,出任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刺史,他高唱的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不过是满怀失意的牢骚。 杜牧的诗歌,兴寄高远,华美俊爽,尤以七绝为工。唐代诗人中,李白和有 “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七绝称雄一代,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杜牧 了(杜甫各体皆精,不在此例)。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身世就要凄凉得多了。他的老师令 狐楚是牛党中人,岳父王茂元却被归入李党,于是,他受到牛、李两党的共 同排斥,一生郁郁不得志,踏入仕途三十余年中,有十多年辗转于各地幕 府,远离妻子,漂泊异地。他是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也是一个情感丰富 的人,他的各类有关时事政治的诗有百余首,占了他传世六百余首诗歌的 六分之一。但他最受人喜爱的,还是那些虽然有些晦涩的咏怀诗和爱情 诗。

和盛唐相比,中唐诗坛的境界要小一些,但仍然是名家辈出、佳作迭 现、后世难及的繁荣时期。

猜你喜欢
  • 基 兰《大海》原文

    大 海 ◆ 基 兰 世界上,最宏大的是海,最有耐心的也是海。海,像一只驯良的大象,把地球上微不足道的人驼在宽阔的背上,而浩瀚渊

  • 钟叔河《蝙蝠的不幸》随笔

    蝙蝠的不幸周作人于一九二一年首创“美文”一词,他在现代美文创作上的首席地位,有胡适、鲁迅二位作证,大约无可怀疑。胡适在《五十年来中

  • 古代名句“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注释与译文

    【名句】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注释与译文]趱(zǎn),催赶。两句说,岁月飞速流逝,少年很快就会变成老年。教人珍惜光阴。 参考文献 (元)高明《琵琶记·中相教女》

  •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三国魏·阮藉《咏怀》,胸怀远大类名言句子

  •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此文大约作于赤壁之战后,曹操东征孙权之前。其实是一篇征讨檄文。赤壁之役,决定了三国鼎立之势。曹操兵败北还。孙权据有江东,徙治秣陵,改为建业,领徐州牧,已巩固了父兄基业。刘备得荆州刘琦部众,又南征

  • 孟浩然《送吴悦游韶阳①》全诗赏析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作品赏析①韶阳:疑即韶州,治所在曲江。②椅:今名山桐。梧:即梧桐。

  • 范仲淹《鹦鹉》全诗鉴赏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全诗赏析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作品赏析【注解】:1、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韵译】: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

  • 刘禹锡《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全诗赏析

    脱屣将相守冲谦,唯于山水独不廉。枕伊背洛得胜地,鸣皋少室来轩檐。相形面势默指画,言下变化随顾瞻。清池曲榭人所致,野趣幽芳天与添。有时转入潭岛间,珍木如幄藤为帘。忽然便有江湖思,沙砾平浅草纤纤。怪石钓出

  • “垮掉”杂志作品分析

    指“垮掉的一代”*派杂志。这类杂志大体包括保罗·卡洛尔主编的《巨桌》、海湾地区的《接触》、芝加哥的《选择》、《常青评论》以及克雷姆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