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注释】
选自清·姚鼐登泰山记。
极天:天边。
正赤:大红。
【赏析】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冬,姚鼐以养亲为名,辞去官职,告归田里,道经泰安时,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相约同游泰山。他们顶风冒雪,不辞艰辛,上了泰山极顶,看到了泰山日落美景。第二天一早又登日观亭看日出,尔后写了这篇登泰山记。文中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日出的壮丽景象: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意思说:天边先出现一线异色,顷刻之间变成了五彩朝霞,太阳跃出天地相连处,如丹砂一样鲜红,下面有红光翻涌承接。有人说,这就是东海了。
姚鼐登泰山的第二天,天不亮就与朱孝纯到了日观亭,坐等日出。日出前,风雪交加,一派严冬景象。从日观亭向东望去,山谷中云雾弥漫,群山朦胧,像无数白色的骰子耸立其间。接着,风雪消散,泰山日出的灿烂景象呈现在眼前:天海之际,现出一线奇异的色彩,瞬间变幻成五彩缤纷的朝霞。太阳一点点喷薄而出,鲜红如丹,下面有红光摇动,那是远极天边的东海,在彩霞的映照下,波涛翻涌,托着一轮朝阳冉冉升起!这些景色的描写,笔到神至,层次分明,宛然在目,后面随手添一笔,“或曰,此东海也”,意境深远,回味无穷,更令人对泰山日出平添了诸多想象。
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日出前后的精彩场面。然而,作者意犹未尽,又“回视日观以西峰”,须臾之间,山峰宛如披上了灿烂的朝霞,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依然白雪皑皑,晶莹洁白。在晨曦照耀中,峰峦起伏,红白交错,一个个弯腰俯首,宛如泥丸,令人联想起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登泰山记也因这些出色的描写而成为众多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1 黑色的夜。 白色的雪。 风呀,风呀! 人的脚都站不
-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 ① 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 “不然。是其始死也, 我独何能无概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
-
【原题】:某曩在遂宁尝赋木犀云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看黄香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今十数年矣偶忆前作未免儿戏用韵再赋呈诸友
-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
-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
-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出处】唐元
-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②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③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作品赏析①郑五□[心旁+音]:《唐诗纪事》有载,□[心旁+音]字文靖,为阿附权贵、品行不端之辈,似
-
君道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