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处】唐·刘方平春怨。 【意思】寂寞无聊的空庭里春天即将过去,梨花满地却不开门,无人过问。 【鉴赏】 春光就要逝去了,那空旷的庭院看来是何等的寂寞; 梨花落满了一地,大门却始终没有打开。 【全诗】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释】 ①金屋:华美的宫室。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做太子时,其姑母承诺把女儿陈阿娇许配给他,他高兴地说: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鉴赏】 这首诗主要抒写宫女触暮春之满地梨花而生失宠后的怨恨之情,也表达诗人自己不遇之时的内心牢骚。 首句点时,写时间之晚。室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变得越来越昏暗。既写“日落”,又写 “黄昏”,加重了暮色的昏暗,一开始就营造了孤独、凄凉之氛围。 次句点人,同时点 “春怨” 之 题。“金屋”活用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禁锢在宫内的少女。“无人”既可理解为无人宠幸,也可理解为室内无人。“金屋无人”表现了昔日的恩宠和今日的被弃,处境是如何大不相同。“泪痕” 即指长期流泪而形成了印痕,说明流泪是常事,说明孤寂已使宫女十分伤心。 第三句写季节已逢暮春。暮春时节,百花凋残,庭院空空如也,宫女此时所处的环境也一片凄凉。照应了次句,宫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注定要以泪洗面。 第四句直承二三两句,对其补充和引申。梨花遍地却无心欣赏。因 “春欲晚”,所以 “梨花满地”; 因 “无人”,所以“寂寞空庭”、“不开门”。“不开门”一定与世隔绝,更加重了孤寂程度。景色衰败则宫女姿容憔悴,无人过问用落花作比,怨情隐含其中。 这首诗由内写到外,由近写到远: 一二句写屋内,三四句写庭院; 从屋内的黄昏将至写到屋外的晚春落花,从近处的无人写到院空门不开。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赋予“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等词以宫女命运和凄凉心境的象征意义。全诗以第二句为中心,层层烘托宫女心中的怨情。
-
黄巢《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第一句中“西风”点明节令,“栽”字写出了菊花的挺立劲拔、迎风开放,以显示其劲节与生命力
-
阳货欲见孔子 ①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② 。 孔子时其亡也 ③ ,而往拜之。 遇诸涂 ④ 。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⑤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 ⑥
-
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繁荣景象。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具体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 上片写春
-
最早学骑自行车是在北京北太平庄花园路的一段元代土城墙,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工程部队连队驻扎在花园路西侧,为部队印刷厂盖宿舍楼,那
-
来福州三天,下了三天雨。 福州的雨和邢台的雨不同,邢台的雨,通常是疾风骤雨,雨下大的时候就像是鞭子的抽打。而福州的雨却温和,
-
席上樽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未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3303】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白云先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2万字,2017年6月第1版,42元)△本书详解从新中国成立后的
-
(解题) 本篇以首句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 的前三字为题。因是人名,不可分。打破以首句首二字为题的惯例。 主旨在于要做到缘天葆真,不以外物累,不为物役。视爵禄、势位,以至国家,皆如秕糠。生死存亡,同
-
(宋)黄庭坚 桂岭环城如雁荡①,平地苍玉忽嶒峨②。 李成不生郭熙死③,奈此百嶂千峰何④。 【题解】 北宋崇宁元年(1102)黄庭坚领太平州事,仅九天即被罢免,流寓鄂州(今湖北武汉),次年被除名,流放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