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寝皮”的意思,出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勇士州绰因晋国内乱而投奔了齐国。一天,齐庄公上朝,指着殖绰、郭最对州绰说:“这是寡人的大公鸡。”州绰说:“君认为是大公鸡,谁还敢不认为是大公鸡?不过,我虽然无能在平阴那次战役中(指公元前555年晋、齐平阴战役),我可是比他们二位先打鸣。”后来,庄公设置了勇士的爵位,殖绰、郭最都想有一份。州绰说:“东闾那次战役(公元前555年晋、齐东闾战役),臣因左骖马被迫返回城门里,记下了门版数字,是否也可以在这里得一份呢?”庄公说:“那时您是为了晋国(打仗)的啊。”州绰坚持说下去:“我充当仆隶虽不久,然而这二位,拿禽兽作比喻,我早就吃了他们的肉而且睡在他们的皮上了。”
“食肉寝皮”即由此概括而来,形容对敌人极端的仇恨。
-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
-
《秋海棠》咏秋海棠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
-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终朝采摘
-
恃才傲物杜审言近乡情怯宋之问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十分高傲,自言:作诗比屈原好,书法比王羲之强,写个判词都能气死苏轼的祖宗,堪称大唐第
-
作者: 邵之茜 【本书体例】
-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矣。 【注释】 济物:以金钱等物去救济他人。
-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西卒却倒
-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今年已入手,余事岂关身。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
将事而能弭,当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以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知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名句】将事而能弭 ① ,当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以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知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译文】将要发生的事能够让它停止,已经发生的事能够救正,事情发
-
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