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其二一首,前两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写洛阳陷落、吏民南奔。“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泛指洛阳一带。“北虏”蔑指安史叛军,末句“胡沙”意同。“乱如麻”,写出敌人之猖狂、局势之纷乱。“永嘉”,晋怀帝年号。晋永嘉五年(311),匈奴刘曜攻陷洛阳,中原人纷纷南奔。而安史之乱又重演了永嘉悲剧。在这社稷苍生危亡之秋,有志之士理应挺身而出挽救时局啊!诗的后二句“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以假设之辞,抒发自己的一腔建功立业抱负。谢安,字安石,原来隐居东山,后出山做宰相,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破苻坚百万之众,使东晋转危为安。李白诗中常以谢安自喻,如“东山高卧时起来,大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此处以谢安自负,表达自己能在谈笑间克敌靖乱的信心。短短四句,诗人将叛军的猖獗、百姓的南奔、永王的出师、自己的抱负,一一形诸笔端,展示了时代的风云图卷。 过去有人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为李白附逆罪证,认为此是一组歌颂叛逆之歌。其实细绎诗意,结合诗人入幕动机,完全可证诗人平叛抗敌之心。正如蔡宽夫诗话所说:“太白岂从人为乱者哉!盖其学本出纵横,以气侠自任,当中原扰攘之时,欲藉之以立奇功,故东巡歌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之句。其卒章云:‘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可见其志矣。”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诗人的一腔报国热血换来的是一场大悲剧。李璘因不听肃宗之令,兵败被杀,李白以“附逆”之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记录着李白报国平叛的壮志和理想,千秋万代向后人昭示着诗人的耿耿忠心!
-
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 点起火, 以便做火的朋友, 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冬夜, 点起火,为了更好地生活。 白天给予我的一切我都给了火; 森林,灌木,麦田,葡萄园, 鸟窠和窠里的鸟,房屋和屋里的钥
-
一点樱桃启绛唇 ① ,两行碎玉喷《阳春》 ② 。 丁香舌吐衠钢剑 ③ ,要斩奸邪乱国臣。 【释词】 ①樱桃:比喻美女的口小唇红。启,开。绛唇:绛,红;唇,嘴唇。 ②碎玉:洁白的牙齿。喷:唱。《阳春》:
-
国学名句“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出处和解释
【名句】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韩垣干齐王》。长江大海不同废弃不用的水井竞争清浊,响雷不同青蛙蚯蚓比较声音高低。比喻英雄人物不与世俗之辈争比优劣。坎井:坏井,废井
-
子产论政之宽猛 (昭公二十年) 【题解】 治理国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政令的宽与猛都有它的优点和劣处。子产病危之际,用火与水作
-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12个字的古诗词汉简,内容包括要112个字的诗词,一篇112个字的古诗或诗歌或诗词,需要112个字的诗词。凤吹笙曲 李白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名言: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注释: 莫: 没有什么。于: 比。 句意: 以日月之于天, 水火之于地, 珠玉之于物, 来比喻说明人的各种法则、规范中
-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 作品赏析原题注:去年与哥舒等八人同登科第,今叙会散之意
-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
-
【原题】:闲居复遇重九悠然兴怀颇谓此节特宜于贫盖富贵者不知若是之清美也因赋唐律呈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