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不遇 刘彻 颜驷》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上(汉武帝)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鲁迅古小说钩沉·汉武故事
[述要] 汉武帝刘彻曾至郎官办事之处,见一老翁,须发皓白,但却一副潦倒困顿的模样。武帝询问老翁何以至此。老翁回答,他叫颜驷,在汉文帝时,即任郎官,然文帝喜文,他却好武;而至景帝时,景帝爱用年老的臣子,而他尚年轻;武帝则又喜爱年轻人,但他却已年老。历三朝而无机遇,因而老于郎署。武帝听后颇有感触,遂提拔他任会稽都尉。
-
井走了,要知道它的样子,只能靠想。我是村里长大的,想井,想跟他的过往,没有高远的站位。比如,梭罗眼里,水井独特的价值在于“当你向井
-
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闲?
-
徐宏祖:滇游日记(节选) 徐宏祖初三日,晨起,饭,荷行李将下悉檀,兰宗来邀,欲竟山中未竟之旨。余乃过其庐,为具盒具餐,遍征山中故迹。
-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
有一天阴沉的半夜时分,当我疲乏烦闷, 面对一堆古籍奇书,想把失传的奥秘揭开, 当我打着盹几乎睡着,忽听得一声剥啄, 仿佛有人轻轻敲着,轻敲在我的房门外。 “谁敲门呢?”我喃喃道,“一定有客人来,——
-
琵琶弦急衮梁州,羯鼓声高舞臂韝。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
-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秦 牧土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秦 牧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
-
作为以儒林众生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不仅刻划了循科举阶梯层层往上爬的如周进、范进、王惠之类形象,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名士嘴脸。“莺脰湖名士高会”就是这群名士的一次集中亮相。 作者巧妙地借
-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