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观第五泄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观第五泄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2,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3,心悸4。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5,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6,三面皆郛立7。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8,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9,忽卷掣折而后注10,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11,游人坐欹岩下望12,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13,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14,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15。彼此谛视16,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1即五瀑,在浙江省诸暨县以西五泄山上,瀑布从山顶飞落,共五级,景色各异,第五泄即第五级瀑布。2山门:佛寺大门,此指五泄寺大门。3疾:急速。4心悸:心惊而跳。5罅(xia):裂缝。6寸肤:形容极窄。古以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7郛(fu)立:如郛耸立。郛:围在城外的大墙。8掉:摇动。9怒:形容气势强横。10卷掣(che):转折。11极观:最好的景色。12坐欹(yi):斜靠而坐。13纬:纬线,喻飞起飘洒的水丝。14牛鬼蛇神:喻虚妄怪诞。15魈(xiao):传说中的山鬼。实为猴的一种。16谛视:仔细观看

【析点】 五泄山是浙江名胜地,其中第五泄又称最奇。本文以“观第五泄”为题,着重写观赏之所得,但又不局限于视觉感受。开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以似“疾雷”的“瀑声”为先导,唤起游者观赏的兴趣,也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此先声夺人之艺术效果也。当瀑布出现在眼前时,先写远观:陡峭“郛立”的山势,造成直泻而下的飞瀑;崖下的“怒石”又造成腾涌飞溅转折后注的流水,写得气势博大,撼人心魄,突现了瀑布的壮美。继写近观:瀑布那如丝的飞沫,通过游人仰面“受沫”的感觉来写,柔若“披丝”,密如“飞雨”,又突现了瀑布优美的一面。远观近观,壮美优美,融合为一,构成了五泄诱人的奇景。

游记后段写观瀑归来的感受,正是以夸张而又带虚幻的笔法,极力渲染五泄留给人的震撼魂魄的深刻印象,使人也似幻境中的鬼蜮了。最后以幻想中“如在床几间”的“魈呼虎号”作结,既与人已似鬼的幻觉相合,又与开端使人“心悸”的瀑声相照应,以声始,又以声终,不失“余音绕梁”之艺术效果。

游记写得如此精彩,与所用词汇的新颖而又富于表现力是分不开的。中郎游记,多清丽明爽之笔,独此篇诡伟壮秀,这当是五泄的性情对中郎的感召吧!

猜你喜欢
  • 李白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

  • 苏轼《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全诗鉴赏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多病仍逢止酒陶。?陶渊明有《止酒》诗。

  • 《夏意赏析》

    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

  • 唐宋词之张元干《石州慢》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石州慢》 寒水依痕, ① 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②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销魂, ③ 长亭门外山重叠。 ④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⑤

  • 一、藏头- 修辞艺术

    藏去的本词在词语的开头,匿去本词,用后半截替代,或凭读者会意补出。 1. 真正糊涂的是徐某,快到不惑之年,仍 “惑”得要命。他不顾老婆的极力反对,一借就是一万元,昏头昏脑地交给了张建洪。(《文摘报》1

  • 《荆轲刺秦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司马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 ,而秦舞阳奉地图匣 (2) ,以次进。至陛 (3) ,秦舞阳色变振恐 (4)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 (5) ,前谢曰 (6) : “北蕃蛮夷之鄙人 (7) ,未尝

  • 《病梅馆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 (1) ,苏州之邓尉 (2) ,杭州之西溪 (3) ,皆产梅。 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 (4) ,正则无景; 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3301】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2 3万字 2016年11月第1版,49元)△本书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化的种种措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鉴赏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翻译赏析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①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②夫婿觅封侯。 【注释】 ①凝妆:盛妆。 ②悔教:悔使。 【简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