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池五首 (其一)》
忆钓是过去境界,宛然移到目前。(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盆池五首 (其一)
老翁真个是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解析】
盆池共五首,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年)夏。时韩愈47岁,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居长安。韩愈作官,敢于直谏,历尽坎坷。关尹子:“以盆为池,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不为穷也。”盖为所本。诗因物寄意,表现出生活中一种独得之趣,反映了他为官生活的一个侧面。此为第一首。
诗的第一二句,首先强调出自己是个“老翁”,把汲水埋盆作池看作是儿童之举。47岁,应该说已过壮年,还有此举,确乎是童心未泯。这两句诗写出了一种谐趣。不但如此,在第三、四句中,诗人竟然还天真地想到,终有一天盆池中蝌蚪长大,会在夜里听到热闹的蛙鸣。听蛙是一种童趣,也是一种风雅之举,古典诗歌中常有对“蛙鼓”的描写。本诗巧妙之处,更在于诗人用一个比喻,把“旧境”移到目前,不但使想象的景象变得真实生动,而且使人感到温馨,富于言外之意。“方口”,是太行山盘谷近旁的一个小地名,诗人曾游过盘谷。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说:“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钓于水”就在方口其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呵,当时诗人约30多岁,在序中他曾热情赞扬李愿不与上层腐败社会同流合污的正直品格,并为盘谷的清幽景色以及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所倾倒。“恰如方口钓鱼时”,再现的就是这段生活的回忆。“恰如”二字表明诗人记忆犹新。诗中再现这种旧境,其寓意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此诗所表现的不只是童真、谐趣,而且是寓庄于谐,反映出诗人对过去那段生活的热切向往,流露出对眼前官场生活的感慨。
“旧境移到目前”,在美学中属于艺术想象范畴,被称为情绪记忆。亚里士多德说:“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的东西。”而诗人的记忆,则是受他创作时的心态及情绪支配的。它是诗人身心感受与心灵体验最深刻最鲜明的情景,由眼前之景所触发而进入创作,对形成和丰富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也离不开记忆。在中国古代诗论中,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都非常重视艺术想象及构思的作用。本诗把记忆中的“旧境”移到目前所用的手法比喻,正是艺术想象美的宠儿。
重视记忆中的“旧境”来丰富、深化意境和主题思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除本诗外,韩愈还有一首题临泷寺诗:“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这是他因谏佛骨第二次贬官赴潮州途中所作。诗人于贞元中因上书请罢宫市被贬阳山(也在今广东省境内),深谙岭南风物,故云。“海气昏昏水拍天”,这也是“旧境移到目前”,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唐诗中这类例子是大量的,特别是一些怀古感时诗,往往移置“旧境”,借古讽今或加强今昔对比。如李白越中览古:“越中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都是想象中的“旧境”,与“只今”一句形成鲜明对比,艺术效果特别强烈。不过,这不是作者关于自身的记忆,而是历史的记忆罢了
-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孟子·万章下》,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出处】唐韦应物《 东郊 》 【意思】这是诗人春游东郊所见。濛濛细雨,茫 茫雾霭笼罩着长满芳草的原野,不知从哪里传来斑鸠的鸣叫声。诗中没 有春天的明媚景致,但这绵绵的
-
夭矫庭中桧,枯枝鹊踏消。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 作品赏析【原题】: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尔咨嗟。留题石经院三首
-
【3422】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孙正聿著,现代出版社,51 3万字,2016年7月第1版,68元)△本书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总体线索,以“激发思想
-
二公诗格老弥新,醉后狂吟许野人。坐看青丘吞泽芥,自惭黄潦荐溪蘋。两邦旌纛光相照,十亩锄犁手自亲。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辛弃疾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②,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③,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
-
明·陆树声 2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 3 :“无令中朝士大夫知 4 ,恐争谋南徙 5 ,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 6 ,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 7 。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8 。
-
【名句】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语出宋代陈亮《三部乐》词。春天里,鲜花漫山遍野,不可计数,但它究竟在哪些方面能和秋天的累累果实相比呢?说明秋实比春花价值高得多。形容做事情要讲究成效,不可浮夸。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