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天地一蜉蝣”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天地一蜉蝣
【出典】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一赤壁赋:“客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释义】 苏轼赋有“寄蜉蝣于天地”语,感叹人以短促的生命,寄托于天地之间,显得极其渺小。
【例句】 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王之道水调歌头·用王冲之韵赠定渊1139)这里化用苏轼语,形容高名厚利极其渺小,微不足道。
-
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本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
-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
【注释】 子夜四时歌·秋歌: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属南朝民歌。 罗帐:闺房中卧榻前挂着的绸缎幔帐,这里指的是窗帘。 寄情千里光:让皎洁的月光把相思之情奇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古诗今译】 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
-
【原题】:前日奉和仲灵禅老春雨诗复辱见答走笔依元韵酬之
-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下一句:杳霭云端遥相寻。
翻译: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灵药,因为碧海和青天的夜晚每夜都令她心神不宁。
上一句翻译:碧海和青天的夜晚每夜都令她心神不宁。
下一句翻译:杳远的云端中,两者相互追逐。
【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处】唐· -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蛾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作品赏析【注释】①素蛾:嫦娥,代指月亮。②故故:故意,特意。【简析】这首词描写琵琶女小
-
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既不逐禅僧,林下学楞伽。又不随道士,山中炼丹砂。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何不饮美酒,胡然自悲嗟。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三杯即酩
-
加缪 (郭宏安 译) 城市一大早就活跃起来了。虽说是隆冬,天气却极好,海堤的尽头,水天一色,明晃晃一片。伊瓦尔无心观看,骑着自行车,在俯瞰港口的林荫道上笨重地行驶着。他的一条瘸腿放在固定的脚镫上,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