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指敌人。
殆:危险,危亡。
一:或者。
负:败。
【赏析】
战场上,指挥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认识,与战争的胜负关系密切。 孙子对此深有研究,他概括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既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每仗必胜;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一胜一败;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仗必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是孙子军事斗争中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在实战中,屡试不爽。
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攻占了鲁国北部,又进攻卫国。鲁、卫向晋国求救,晋国派出六万大军,去救援鲁、卫两国,演出了历史上有名的齐晋之战。
齐顷公面对三国联军,依然盲目自信。他没有认真准备,就派人出阵挑战。齐将高固驱车冲入晋军,打伤一名晋将,将其活捉回来,在将士面前耀武扬威地叫嚷:“谁想要勇敢,就来买我的余勇吧!”
齐顷公更加轻敌。决战那天,齐顷公号召将士们说:“消灭了敌人,再回来吃早饭也不晚!”他不等战马披上护甲,就率军冲入晋军营垒。结果大败,自己也差点成了俘虏。
齐顷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既不知己,亦不知彼,终致败绩。
今天,孙子的这一战术思想,已成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以及市场经济各竞争主体间获取胜利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出处】唐刘长卿《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 【意思】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全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
-
天文历法著作。一卷。后收于《礼记》之中。在吕不韦集诸儒著作的《吕氏春秋》中,十二月纪每篇篇首都有《月令》。《礼记》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是秦汉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月令》依夏历将各月天象、物候、政令
-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
顺宗崩驾疑案新探 一 正名乍读本文题目,大家
-
唐宋词词调上千,有的词作文字多寡不一,平仄各异,往往一调多体。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谓《花间集》同一调名,而人各一体,如《荷叶杯》、《诉衷情》之类,至《河传》、《酒泉子》等尤甚。温庭筠《荷叶杯》为单调小
-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従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洪范》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讲述的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下面将根据要求为您提供一些对《洪范》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宰予春秋,《爾雅》、《風》、《訓》、《說文》、《字》、《鄭氏箋注》庶幾之注。 洪范之義,圣人之意也,故之於言也范也。 注释: 宰予春秋:指宰予撰写《春秋》一书,宰予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 《爾雅》、《風》、《訓》、《說文》、《字》、《鄭氏箋注》
-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赏析] 这首咏雪词,历来为人称道。据 《夷坚志》载: 金主亮小词,流播人口。济南人王和尚,能诵 《昭
-
祭文赏析·《祭岳父文》(王所) 我的岳父,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