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诗文《国殇》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文《国殇》原文|注释|赏析

[战国] 屈 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11)
出不入兮往不反(12),平原忽兮路超远(13)
带长剑兮挟秦弓(14),首身离兮心不惩(15)
诚既勇兮又以武(16),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

〔注释〕
①本篇选自楚辞,是九歌中的一首。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②吴戈,吴国所制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戈,平头戟。被,同“披”。犀甲,犀牛皮制的甲。③错,交错。毂(gu古),车的轮轴。车错毂,指双方战车交错在一起。短兵,指刀剑一类的兵器。④敌若云,极言敌军人多。⑤矢交坠,流矢在双方阵地上纷纷坠落。⑥凌,侵犯。阵,阵地。躐(lie列),践踏。行(hang杭),队伍的行列。⑦殪(yi义),毙。右,指右侧的骖马。右刃伤,右骖也被兵刃杀伤。⑧霾,同“埋”,指车轮陷入泥中。絷四马,驾车的马被绊住。⑨援,拿起。枹(fu伏),鼓槌。玉枹,嵌玉为饰的鼓槌。鸣鼓,声音很响的鼓。⑩天时,天象。怼,威灵,指神。(11)严,壮烈地。杀尽,指战士死光。(12)反,同“返”。(13)忽,渺茫而萧索。超远,即遥远。(14)带,佩在身上。挟,夹在腋下。秦弓,秦国所制的弓。这种弓很硬,射程最远。(15)惩,创。(16)诚,果然是。勇,指精神勇敢。武,指武力强大。(17)以,乃。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

〔分析〕
楚国自怀王后期,多次为秦军所败,死亡人数动辄几万。尤其是公元前312年丹阳之役,情况更为惨烈。史记·楚世家记载这场大战的结果是:“秦大败我(楚)军,斩甲八万,虏大将屈匄,遂取汉中郡。楚悉国兵复袭秦,大败于蓝田。”
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第十篇。这是一首悼念楚国阵亡将士的悲歌,全诗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描写战斗的经过,表现卫国将士英武不屈、奋勇杀敌、誓死卫国的英雄气概,这一部分又分三个层次。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描绘战斗开始时的情况。战士们持戈披甲奔赴战场,敌方兵多势众,一场激烈的兵车大战即将开始。“旌蔽日兮敌若云”是形容敌众我寡,只见秦军军旗遮天盖日,秦兵密集如云。战士们与强敌短兵相接,奋勇争先,毫无惧色,表现出旺盛的斗志。“矢交坠兮士争先”,是歌颂将士们顽强的斗争意志。下面四句为第二层,写激战过程中的场面。秦军凭借人多势众的优势,冲破楚军阵形,楚军战马死伤,兵车摧毁。“左骖殪兮右刃伤”,写出楚军不利势态。在古代车战中,马匹伤亡多,战车行动困难,将士再勇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战斗失利的严重时刻,楚军不是狼狈溃逃,而是再擂战鼓,奋力死战。表现了将士们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第三层仅两句,对这场战斗作了小结:“天时怼兮威灵怒”,形容战场上杀声震天,天怒神怨。渲染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严杀尽兮弃原野”,点明伤亡惨重,从而突出将士们的牺牲精神。
诗歌后半部分,歌颂死难将士的英灵不朽,表达了楚人对为国捐躯者的哀悼与崇敬。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两句,追述将士们抱着一去不返,义无反顾的精神,远离家乡,奔赴战场,抗击敌人。“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是写战士们虽然身首分离,战死沙场,但手里依然挟持武器,杀敌之心,凛然未灭。最后四句,诗人热情奔放地歌颂将士们在强敌面前始终刚毅顽强、英勇奋战,宁死不屈的大无畏气概。他们活着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豪杰。战士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对楚国阵亡将士表达了无限悼念、崇敬的心情。
国殇虽是一首哀悼歌,但刚健、悲壮、高昂激越、气势雄浑,具有鼓舞士气的巨大感染力量。
国殇表现主题的角度非常巧妙。诗人把重点放在激战的过程和场面上。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敌人人多势众;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来渲染战场气氛。这些都是为了突出将士们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激情。诗人又以全军覆没的视角赞美“国殇”的英勇壮烈,具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浪漫主义豪情。
全诗七字一句,每句中的第四字都用“兮”字,把句子分成两等分。其中有的是并列关系,如“操吴戈”和“被犀甲”,有的是承接关系,如“援玉枹”和“击鸣鼓”,这样既使诗歌含义更加完整、饱满,又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诗人还采用互文的表现手法:“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构成悠长、舒缓的咏叹。
猜你喜欢
  • 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全诗赏析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魂飞扬。星辰复

  •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

  •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定法、执法、审法分而任之)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定法、执法、审法分而任之) 马建忠五月下旬,乃政治学院考期,对策八条:第一问为:“万国公

  • 《容斋随笔·上元张灯》译文与赏析

    上元张灯上元张灯 【原文】 上元[1]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2],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

  • 《人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冬柳赏析》

    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诗人住在郊外,不写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显得新奇别致。三、四句转而写动景: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飞。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有声有色,形象十

  • “盗跖(节选)”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 ① ,柳下季之弟,名日盗跖 ② 。盗跖从卒九千人 ③ ,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④ ,穴室枢户 ⑤ ,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祖先。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

  • 古代兵法之《诸葛忠武侯文集》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南征教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八阵图法 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布阵之道,在于临时先料敌之多寡,我之强弱,彼之虚实,象地之宜而宜之。 兵 法

  • 以色列人的割礼 - 民俗文化

    割礼是以色列人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根据犹太教的教义,男婴在出生后的第八天要进行割礼仪式。这个仪式使用

    特别的工具进行,通常是由犹太教的宗教领袖执行,比如摩希、拉比或者经验丰富的成员。 割礼仪式被视为对上帝的契约的象征,以色列男性成为上帝的选民的证明。这一传统始于亚伯拉罕时代,并被延续了几千年之久。 在割礼仪式中,婴儿会被给予特别的名字,并且家人和亲戚会出席。仪式通常在家庭中举行,但有时也在

  • 杜甫《解闷十二首》全诗赏析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沈范早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