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的实现
(印度)泰戈尔
〔梗概〕苏巴的儿子名叫苏希,可是人常常和自己的名字不相符合:苏巴(意为强壮有力)很瘦弱,而苏希(意为文雅有礼)也不是一个文雅有礼的孩子。
苏希这孩子非常调皮捣蛋,他常常搞得整个街坊不得安宁。于是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时常跑着追他,想抓住他狠狠揍一顿。但是苏巴的腿患有风湿病,而他的孩子却像头小鹿似的能蹦跳着飞快地逃跑。所以父亲的拳头和巴掌老是打不到儿子的身上。然而,偶尔有几次苏希被父亲抓住,那他就吃足了苦头。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苏希不愿意去上学,躺在床上说他的肚子痛得很历害。
苏巴把苏希的房门关上,挂上了链条,就去调制一种很苦很苦的药。硬是让苏希把药喝了下去,然后走出房间,把门锁上了。
苏希躺在床上整整哭了一天,心想:要是从明天起我变成像父亲那么大年纪,那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谁也不能把我关起来了。
那边苏巴先生独自坐在外面也在遐想:我的父母以前太溺爱我了,所以我小时候没能好好念书。唉!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
正好,愿望仙子从他家外面经过。听到了父子两人的心愿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听了仙子的话,父子俩高兴得不得了。
老苏巴在晚上有失眠的毛病,总要到快天亮时才睡得着。但是那天晚上不知怎么搞的,他睡得特别香甜,天还没亮他就醒了,欢蹦乱跳地下了床。
苏巴发现自己变得很小了,掉了的牙齿又重新长了出来,满脸的胡须不知哪儿去了,没留下一丝痕迹。晚上睡觉时穿着的衬衫和睡裤显得太宽松了,衬衣的袖子几乎拖到了地上,领口垂到胸口以下;而睡裤是那么长,裤腿拖拖拉拉的,使他都不能抬腿走路了。
我们的苏希以前一向是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到处闹腾不休,但是今天却呼呼大睡。他的父亲苏巴的喧闹声把他吵醒了。
他起床后,发现穿在身上的衣服紧得都快要崩破了,因为他的整个身体长高了一大截。以前他头上长着浓密的黑发,可是现在他摸摸头,发现头发都掉了,整个脑袋光秃得像个灯泡一般,而他的下巴上却长出了一片斑白的胡子,连嘴巴都被遮住了。
他真不愿意起床,他高声打了几个哈欠,又躺到床上,在床上辗转反侧,迷迷糊糊地又睡了一会。后来,他的父亲苏巴闹得实在太厉害了,他这才恼火地起了床。
父子俩的心愿是实现了,但是他们俩却都陷入了为难的境地。
苏希的心愿是:我要变得像父亲苏巴那么大、那么自由。到那时,我就可以尽情地玩耍、爬树、跳进水里游泳、吃生芒果、从鸟巢里掏小鸟,我可以到处去游逛,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人会来阻止我。
可是奇怪的是,那天早上起床后,苏希一点也没有去爬树的兴致。看见屋前的水塘,他觉得要是自己跳下去游泳,就会着凉发烧的。可是,停止了玩耍,他又不甘心。于是他走到附近一棵果树边,开始作爬树的尝试。昨天他还能像松鼠一般轻巧快捷地爬上去的,可是今天他抓住下面的一根小树枝刚想往上爬,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身体的重量而折断了。老苏希扑通一声掉在地上,路过的行人看见这个老头像孩子一样爬树摔下来,都捧腹大笑。
苏希非常爱吃柠檬棍糖。他常想:要是我也像爸爸那样有很多钱,我就要买好多好多柠檬棍糖,把所有的口袋都装得满满的,不停地吃个够!可是,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仆人给他买来了一大堆柠檬棍糖,他拿起一块放进自己那掉光了牙的嘴里时,他却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味道了。他想把这些棍糖统统给自己那变成了孩子的父亲吃,但是转念一想,不,不行,他吃了那么多的棍糖又要闹牙痛的。
苏希曾经想过:要是我像爸爸那样自由,我就要成天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可是今天看见这些顽皮孩子在那里吵闹不休,他就感到很厌烦,心想:我静静地坐在这里有多惬意呀,这些闹翻天的小家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的父亲苏巴以前每天在走廊里铺上席子,坐在那里经常想:我要是能返老还童,我一定要整天安安静静地耽在家里,关起门来专心读书、背诵课文。不仅如此,傍晚时分也不再听祖母讲故事了,我要点上灯读书写字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钟。
但是现在,当他真的返老还童了,他却怎么也不想去上学念书。苏希生气地斥责他:“爸爸,你不去上学了?”
苏巴挠着头,哭丧着脸小声地说:“今天我肚子痛,不能去上学了。”
苏希恼怒地说:“怎么不能去?以前你要我去上学的时候,我也经常这样说肚子痛得厉害。这些把戏我知道得太清楚了。”苏希开始采取强制手段把自己小小的父亲送去上学。
一放学,苏巴就急着要回家来尽情玩耍,但是这时他的儿子年老的苏希正戴着眼镜专心致志地在念诵古史诗罗摩衍那。苏巴的喧哗妨碍他念诵,于是他抓住苏巴强迫他坐在自己身边,手里拿着把尺子对他说:
“爸爸,请做做算术练习吧!”
苏希专挑些非常难的算术题给他做,可怜的父亲做一道题就得花个把钟头。黄昏的时候,老苏希的房里有许多老头来下棋。为了让苏巴在这个时候安静下来不妨碍别人,苏希请了一位家庭教师给他补习功课直到晚上十点钟。
在饮食方面,苏希也管得非常严。因为他父亲苏巴年老的时候消化不好。只要稍微多吃些就要打嗝,所以他不让父亲多吃。但是变得年轻的苏巴胃口好得简直连线团都能消化得了。苏希给他吃得那么少,饿得他心烦意乱。后来苏巴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
老苏希的状况也不好。以前他要是听说村里什么地方有耍把戏的来了,不管天有多冷或是下着多么大的雨,他都会不顾一切地从家里跑去看。如今老苏希要是这么干,就会感冒咳嗽,浑身酸痛,头痛得像要裂开似的,躺在床上三个星期起不来。
以前他一直是在池塘里洗澡的,但是现在他要是到池塘去洗澡,就会得严重的关节炎,从那以后他每隔两天用热水洗一次澡。不管苏巴怎么撒泼,他也不让他到池塘去洗澡。
苏希以前总爱从椅子上往下跳,如今他这么跳时,浑身的骨头就格格作响。有时他抓一把豆子放进嘴里才意识到:啊呀,牙都没了,怎么能嚼豆呢!有时他拿起梳子来梳头时才发觉:啊呀,几乎整个脑袋都秃了!
有时苏希忘了自己已成了像父亲那么大年纪的老头了,还和从前一样干起恶作剧的事来。看到街坊的一个老大娘头顶着水罐走过,他就突然扔过去一块石头把水罐打破,弄得老大娘满身是水。看到老苏希干出这种顽童般的恶劣行径,人们都呵斥着追逐着要揍他,而他自己也羞得无地自容。
苏巴有时也忘了自己已变成小孩了,以为自己和以前一样老。他走到老头们那里看他们打牌、掷骰子,坐在他们旁边讲起老年人的话来。老头们对他斥责道:“滚开,和孩子们去玩,别在这儿装老了!”他们揪着他的耳朵把他赶跑。
上课的时候,苏巴常常不自觉地突然对老师说:“给我点烟抽吧!”为此老师常常罚他用一只脚站在凳子上。有时他对理发匠说:“喂,你这坏蛋,这么多天了,你为什么还不来给我剃胡须?”理发匠心想,这孩子真会开玩笑!
苏巴有时还像以往一样打自己的儿子,苏希被打后非常生气,说道:“给你念书,就把你念成这个样子啦?小不点的孩子竟然动手打老人,真不像话!”
因为苏巴现在是这么一个弱小的孩子,所以人们常常无缘无故地欺侮他,有的揍他一拳,有的打他一个耳光,有的平白无故痛骂他一顿。
苏巴烦恼得狠,他一心一意地祈祷着:唉,要是我像儿子苏希那么老、那么自由,就可以从这些苦恼中解脱出来了!
那边苏希也每天双手合十祈祷说:神呀,把我变成像父亲一样的小孩子吧,我要尽情地玩耍。
这时愿望仙子来了,父子俩都向仙子顶礼膜拜,说道:“求求仙子,请你把我们变回我们原来的样子吧!”
仙子说: “好吧,明早起来你们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苏巴变得像以前那么老了,而苏希也成了一个和以前一样淘气的孩子了。他们两人觉得像是刚做了一场大梦似的。
苏巴声音低沉地问道: “苏希,你怎么还不背你的语法?”
苏希挠着头说:“爸爸,我的书丢了。”
〔赏析〕 多么奇特而巧妙地构思啊!一夜之间年老力衰的父亲回到了童年时代,而调皮捣蛋的儿子变成像父亲那么大的年纪了。父子俩的心愿都实现了。但他们俩却又都陷入了难堪的地步。年迈的躯体无法实现孩子天真的欲念,这是儿子的苦恼;有了儿童的身体,同时也就有了顽皮的童心,想返老还童,好好念书,只不过是泡影,这是父亲的苦闷。最后,只好求愿望仙子把他们都变回原来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与他的生理发展是同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要互相羡慕,互相抱怨,而应相互理解。
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充满情趣的对话,细致而生动的心理描写,使得这篇童话更富于吸引力。
〔作者简介〕罗宾特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神秘主义者,社会活动家。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精华和把西方文化精华介绍到印度的最有影响的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两亩地、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剧本红夹竹桃、邮局等。
-
周密《齐东野语》称毛熙震词“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词家论词,具有见地。其新警处,不在字而,而在巧思。这首词,写闺中人静夜独居、忆念离人的情状,运笔纤回,含思缥缈。于篇终见意,曲尽掩抑难言的境况。询为五代词中高格。《菩萨蛮》词,前有温飞
-
从讽刺到幽默讽刺家,是危险的。假使他所讽刺的是不识字者,被杀戮者,被囚禁者,被压迫者罢,那很好,正可给读他文章的所谓有教育的智识者
-
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漫,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和当巡查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
-
祭文赏析·《祭高氏先祖文》(佚名) 维公元二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赏析,内容包括如何赏析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赠卫八处士的作品鉴赏,杜甫《赠卫八处士》的全文?。此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
-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①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②情。 何日平胡虏③,良人④罢远征。 【注释】 ①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
-
首先感谢《时代文学》杂志社,给基层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虽然现在的文学杂志遍布全国各地,似乎作者发稿不再是难题了。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