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战于郎》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战于郎》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礼记

战于郎(1)。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2),曰: “使之虽病也(3),任之虽重也(4),君子不能为谋也(5),士弗能死也(6),不可! 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7),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8),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9),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注释〕(1)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鱼台县。(2)公叔禺人:鲁昭公之子。负杖:把杖横放在颈子上,两手扶着。保:堡垒。息:休息。(3)使:指徭役。病:劳苦。(4)任之:使老百姓增加负担。(5)君子:上层统治者。为:筹划。谋:计谋。(6)士:统治集团的下层分子。(7)重:当“童”。往:奔向。(8)殇:未成年而死。(9)干戈:武器。

〔鉴赏〕战于郎这篇短小精练的古文,是从礼记·檀弓篇里选出来的。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以后的儒家所记。在这本书里面,保存了很丰富的学术史料,象它的学记篇,对古代的教育学有极精辟的发挥; 乐记篇论音乐也非常有名;再象宋朝的学者用作教科书的大学、中庸等篇也是从礼记里选出来的。礼记除了保存了富有学术价值的各个篇章以外,还记载了不少含有丰富意义的小故事。檀弓的上、下两篇就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这篇战于郎就是檀弓下篇里的一篇短文。这篇文章讲的是鲁国抵抗齐国侵略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发生在鲁哀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84年。这一年,齐国侵略鲁国,鲁国人在 “郎”这个地方和齐国军队作战。“郎” 是靠近鲁国都城的一个地方。战场离都城很近,这说明齐国军队已经深入鲁国。那么,鲁国人是怎样起来抵抗的呢?对这一点,作者却并不进行全面的描写,只是选择了两个人的行动来写: 一个是鲁昭公的儿子公叔禺人,一个是公叔禺人的邻居的孩子汪踦。选择这两个人物来写,可以说明一种情况,那就是这场战争打得很激烈。在春秋时代,参加作战的主要是农民。而这里写的两个人,一个是贵族,一个是贵族的邻居。贵族都是住在城里的,和贵族做邻居,也该住在城里,因此汪踦也不会是农民。作者写这两个人,正说明为了保卫祖国,除了农民以外,连以前国君的儿子和他邻居的孩子都起来作战了。这是选择个别反映一般的手法,写的虽然只是两个人,却能够使人感到当时鲁国处境的危急。这正和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写“战于郎”三个字一样,光举出一个地名,就能使人感到战事的严重,说明敌人已经深入鲁国,这都是本文写得精练的地方。

作者所以选择这两个人来写,是有深刻的含义的。我们先来看他怎样写公叔禺人这个人物。“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 ,“杖”就是兵器,“保”就是堡垒。这是说,公叔禺人到 “郎”这个地方参加战斗,到了前线,碰到战士背着兵器到堡垒中来休息。兵器,在战争时候本来都是用手拿着的,这里说背着,是写战士已经劳累到极点了。公叔禺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感慨地说“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使用人民来替公家服役,纵然劳累到极点,要人民负担赋税,纵然极端繁重,可是人民还是尽力为保卫祖国而战斗。紧接着,公叔禺人又说“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君子”是指做官的人。这三句话是说,碰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做官的不能出谋划策来挽救祖国的危难,士人不能为国牺牲,不可以! 公叔禺人愤慨地说“不可” ,这两个字明显地斥责了当时的贵族和士人。他自己既然指斥了贵族和士人不能拯救国难,但是他自己也是贵族,那又怎么样呢?他说“我则既言矣”。我既然这样说了,就该实践我的话。“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 “重”即童,孩子的意思。于是,他和邻居的孩子一起投入战斗,英勇地牺牲了。这里,作者只用了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公叔禺人光辉的爱国精神,写出了他同情农民斥责贵族的进步思想。他是鲁昭公的儿子,是个没有当权的贵族,可是他跟鲁国当权的贵族不同,在国难严重的时候,不是逃避,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亲上前线、为国牺牲。他看到劳累不堪的战士回来休息,不是责备他们,而是想到他们平时过着痛苦的生活,如今还能尽力为国作战; 想到贵族那样不负责任,替贵族觉得可耻。不光这样,通过他的话,还透露出农民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和他们的爱国精神。仅仅这几句话就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以说是精练极了。

文章的下半段集中地写了童子汪踦这个人物。作者写公叔禺人的时候,主要写他的言论; 写汪踦,却用了另外一种笔法。他不正面写这孩子,只是附带地说一下: 公叔禺人和这个孩子一起都死在战场上了。除了这两句以外,作者着重写的是鲁国人对待这个孩子的态度。“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孩子死了叫“殇” ,“勿殇重汪踦” ,就是说不用葬孩子的礼节来葬汪踦。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古时候,人死了都要按一定的礼节来埋葬,葬孩子的礼节不如成人隆重。汪踦是孩子,但是他能为国牺牲,为了对他表示尊敬,要用成人的丧礼来葬他; 第二,汪踦是有家属的,现在给他办丧事的不是他的家属,而是鲁国人,也就是说,要由鲁国人来公葬他,这表示国人对他的尊敬。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作者的笔法多么精练,只一句话,就有两层含义可供我们体味。从“鲁人欲勿殇重汪踦”这句话里还透露出一点消息,就是公叔禺人和汪踦牺牲以后,鲁国人打得非常勇敢,终于打退了侵略的敌人,解除了鲁国的国难,所以鲁国人才可以举办公葬。这也就说明这两个人的牺牲,在打退敌人保卫祖国上是有作用的。但是,对孩子举行公葬,毕竟是以前没有过的,所以,鲁国人就去向仲尼请教。“仲尼”就是孔子的表字。孔子说: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干戈”就是武器,“社稷” 是指国家,孔子的答复是: 能够拿起武器来保卫国家的孩子,就是不把他当作孩子看待,而用成人的丧礼来举行公葬,难道不也是应该的吗?孔子是儒家推崇的圣人,引用孔子的话,正表示对孩子汪踦给予了极崇高的评价。

这篇短文的分析到这儿就完了。关于它的思想性和写作技巧前面已经说过一些了,现在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作者善于选取材料,他能够从片断的言行中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第二,作者善于对不同的人物进行不同的描写,写公叔禺人着重写他的言行,写孩子汪踦则着重写鲁国人和孔子对他的态度。通过不同的描写表现了深刻的含义。第三,作者在极短小的篇幅里,所概括的生活面很广,挖掘得也深。比方,只用 “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这两句话,就把鲁国的阶级矛盾、把统治者对人民的高度压迫和剥削反映出来了,同时也把农民的爱国精神表达出来了。第四,作者还善于通过具体事件作出对人物的评价,对公叔禺人是这样,对汪踦也是这样。

字数:2681 周振甫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61-164页.
猜你喜欢
  • 《绮罗香 咏春雨赏析》

    【注释】:通篇字字都是写《春雨》。【注释】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碍了花开。 ②将烟困柳:春雨迷濛,如烟雾环绕柳树。 ③尽日冥迷:整日春雨绵绵。 ④钿车:华美的车子。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当时附近一带住的多是富贵

  • 《龙图公案》原文和解析

    龙图公案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阊种树堂刊本《龙图公案》正文书影 清嘉庆七年(1802)刊本《龙图公案》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又名《龙图神断公案》、《包公奇案》、《包公案》、《包公七

  • 忍学《夫妇之忍第九十三》译文与赏析

    夫妇之忍第九十三夫妇之忍第九十三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上承祭祀,下养父母。唯夫义而妇顺,乃起家而裕厚。《诗》有仳离之戒,《易》有

  •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赏析》

    这首词或题秦观作,字句亦略异。词写一位女了从傍晚到深夜的春愁。主人公的感情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上片写傍晚。开头二句写环境同时暗中引出人物。《生查子》是个小令,形式宛如两首仄韵的五言绝句,篇幅短

  •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全诗赏析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 小学课堂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课堂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必背古诗全部(详细),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小学10首古诗词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 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

  •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日本]紫式部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一般认为本书成书于1001年—1008年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作者紫式部(约978—约1016),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女作家,

  • 辛卯雪山行

    辛卯年,天寒腊月二十五,大禹手绘营集学员远足于古长安太兴山。早四更起床坐车出西安城,向太兴进发,沿山路徒步而上,至无路可行,领航人双足开路,行至天梯,折道而返。达南天门天色渐晚,融雪成冰,众人困于此地

  •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 宋词典故“新丰酒”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新丰酒 【出典】 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见《全唐诗》卷一二八)唐·李白《杨叛儿》诗:“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见《全唐诗》卷一六三)唐·李吉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