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 【意思】亲朋们杳无 音信。饱经沧桑,年老多病的诗人,只伴着一叶孤舟四处漂流。可是诗 人又想到关山以北的战区,那里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而自己却不能为 国家尽一点微薄的力量,不禁依着窗户,老泪纵横。诗人在个人生活如 此困顿的情况下,还这般关心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拳拳忠心可感 天动地。 【全诗】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楼,下临洞庭湖。 2.吴楚:指春秋战国时吴楚两国之地,在我国东南一带。坼(音che):分裂。 3.无一字:指没有一点音信。 4.戎马:指战争。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时杜甫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岳阳楼:岳州巴陵县城门西楼(今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气势雄壮,久负盛名。在杜甫前的张说,早在开元四年(716)为岳州刺史时常与才士登此楼赋诗,浩然亦有诗。杜甫以得偿宿愿的愉快心情登楼,前半写景极为雄浑壮阔,尤其是颔联二句,“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刘辰翁批点千家注杜诗卷一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半写情,叹身世,忧国事,却极为凄楚悲哀。意境由雄阔转悲窄,抑扬顿挫,声律细密,为杜甫晚年代表作。 【鉴赏】 这是诗人杜甫五十七岁时流寓湖南所作。其时国事多艰,个人贫病交加,这双重的不幸,给全诗打上了苍凉沉郁的色彩。 岳阳楼在岳阳县城西门上,中国南方最大的湖泊——洞庭湖的对面。诗人闻名已久。首联道出了诗人渴欲一见而终偿夙愿的心情。然而,这平平道来的首联,并不仅仅具有一种单纯的“叙述性”功能,它还寄寓着诗人浪迹天涯,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以诗法衡之,律诗的开头两句并不要求对仗,但杜甫却有意作成一联,正是为了强化“今”“昔”之间所孕涵的感情意味!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对仗工稳、气势恢宏,典型地概括出洞庭湖的雄伟气势——那浩淼无垠的洞庭湖水,将吴楚两国的疆界顿然划开,日月星辰宛似“浮”在洞庭湖上。若无博大的襟怀和融铸万物的创造力,是断不能将“乾坤”与“浮”连缀在一起的。 五、六两句,作者将诗笔转入个人的身世上。杜甫从公元七六○年始就“漂泊西南”,艰苦度日,到写此诗时已整八年,其间与亲朋断绝了一切联系;加上体弱多病,一如随风飘流的孤舟。天地是如此广阔,而诗人的天地却是那样的狭小,两相对比,自然引起诗人的无穷感慨。但杜甫并未因个人的不幸境遇而一味怨艾,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社稷安危和黎民疾苦的诗人,不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不会仅为一己的不幸而悲恸——“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于岳阳楼上,凭栏远望,家国身世之感油然而生,不禁涕泗滂沱……统观全诗,这尾联两句实为一篇之警策。 杜甫尝谓“晚节渐于诗律细”,揽读诗人的这首力作,我们不能不再次叹服老杜诗律的精细和笔法的谨严。 【评论】 唐诗篇名。五律。杜甫作。见杜诗详注卷二二。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乘船自夔州出峡,十二月由湖北的江陵、公安漂泊到湖南的岳阳,此诗即写诗人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先写渴望登临而夙愿终尝的心情,次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雄伟气势,最后抒发由登楼引起的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感和忧念时局的爱国挚情。全诗意境沉郁阔大,律法工稳自然,语言精警深曲,是体现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特点的五律代表作之一。黄生曰:“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转引自杜诗详注卷二二)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尤其是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唐庚说:“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养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方回曰:“尝登岳阳楼,左序毬门壁间大书孟诗,右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同上)王嗣奭也说:“只‘吴楚’二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一○)
猜你喜欢
  • 白居易《池边》全诗赏析

    柳老香丝宛,荷新钿扇圆。残春深树里,斜日小楼前。醉遣收杯杓,闲听理管弦。池边更无事,看补采莲船。

  • 《青丘子歌赏析》

    【注释】:(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闲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 苏轼《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全诗鉴赏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玉版、横枝,竹笋也。?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作品赏析原题: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 刘禹锡《蜀先主庙》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蜀先主庙 》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解题】 此诗作于穆宗长庆二年(822)至四年间,时诗人在

  • 白居易《青门柳》全诗赏析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 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全诗鉴赏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临官道见人情。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 作品赏析【原题】: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

  • 弟子规

    【4865】弟子规(李安纲、赵晓鹏讲解,中央编译出版社,6 5万字,2015年1月第1版,16元)△《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山西新绛李毓秀所

  • 白居易《陵园妾》全诗赏析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缦。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宫监送锁门回。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

  • 苏轼《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全诗鉴赏

    一一窗扉面水开,更於何处觅蓬莱。天香满袖人知否,曾到旃檀小殿来。

  • 承前启后功不没 勿谓大纛为书奴

    赵孟頫一生中作品流传下来很多,内容广泛,比自称“生平写过麻 十万布在人间”的米芾似有过之。其书篆、隶、真、草四体皆擅,且都有佳作流传。 赵孟頫书法的艺术特色 赵孟頫的篆书多见于一些碑铭额,且多为玉箸篆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