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昌弃官寻母”注释、译文和评说
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②
【注释】 ①嫡(dí)母:父亲的正妻。行次:走到那里;次,远行途中暂时居住的处所。②参(shēn)商:两颗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的星星,此出彼没;这里指母子不得相见。
【译文】 宋朝朱寿昌,七岁时,亲生母亲刘氏被嫡母忌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从此母子五十年音信不通。神宗时,已经在朝做官的朱寿昌,决定弃官到陕西寻找亲生母亲,并发誓:找不到母亲,永不回家。后来终于在同州找到了母亲,母子得以欢聚;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对此,有一首诗颂扬道:七岁别生母,失散五十年。弃官寻老母,至孝得重逢。
【评说】 据 1999年5月2日大河报报道,陕南某县有位叫王花蕊的老人,她有两个儿子;儿子才几岁时丈夫就病故了。年轻的寡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老大分配到地委,老二成了县中学的教师。但是两个儿子却不过问老母亲的生活。老母亲不得已改嫁,从此母子更成了陌路人。大儿子生了儿子,老母亲得知后去看望,已是地委秘书科科长的儿子嫌丢人不认她,还对同事说:“是来上访的,烦死人了!”几年后,大儿子调回本县当上了副县长,老母亲因穷困潦倒求救于县长儿子,谁知这副县长像打发乞丐似的只给了她20块钱。一年后,老人外出打工、流落西安,终于饿死街头;临死之前,老人向抢救她的好心人痛心地说:“我儿子是xx县的副县长,叫辛xx,我死后,请通知他一声……”副县长这才和弟弟赴西安悄悄地处理后事。面对记者,他不承认死者是自己的母亲,还操着官腔说:“这是本县的一位孤寡老人,我是代表政府来处理后事的。”
古今两则故事,同样是为官者面对不得已而再嫁的老母亲,一个是弃官寻母、至仁至孝,一个是装孬不认、全无人性。当然,那位做了教师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① 。(《庄子·养生主》) 【注释】 ①适:有时。来、去:比喻生、死。安时:应时,顺应 时机。处顺:应势,顺应事物的变化。 【译文】 生,老聃
-
《朋友合以义,当展切偲之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朋友合以义,当展切偲之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注释】 垢病:由于不洁净而得的病。洁病:由于爱干净而得的病。事障:被具
-
《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寓言十九 ① ,重言十七 ② ,卮言日出 ③ ,和以天倪 ④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⑤ 。亲父不为其子媒 ⑥ 。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 ⑦ ,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 ⑧ ,不与己同则反;同于
-
一芳村是付秀莹笔下的村庄,它在冀中平原的土地上,并不大。这里风景清明,欢声笑语,炊烟袅袅……它是让人过目难忘的村庄。以芳村为圆心,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 儿,在地上愿成为枝叶相连的绿树。比 翼鸟:古代传说中的鸟,据说雌雄二鸟 各有一目一翼,并在一起
-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鉴赏】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
-
《胡助·忍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昔张公艺①,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