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桑榆”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桑榆
【出典】 见“东隅失”条。
【释义】 刘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方冯异之军虽有先败,终获后胜。后遂用为典实。
【例句】 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李光水调歌头·罢政东归,十八日晚抵西兴787)这里化用典故,既以“桑榆景”切题中之“晚”,亦以表明将以隐居之乐弥补所失。
-
【原题】: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范成大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拊掌
-
《海棠·满江红》咏海棠诗鉴赏 吴潜二园花卉仅
-
狗咬人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讲狗咬人讲得好的,也可以有些意思。《战国策·魏策四》所述白圭对新城君讲的话,便属于这样的,其大意是:新
-
【原题】: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1],只身东海挟春雷[2]。 忍看图画移颜色[3],肯使江山付劫灰[4]! 浊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欠伸展肢
-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
-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作品赏析△道源注。知玄三昩懴。舍头目髓脑。如弃涕唾。报恩经。有婆罗门往
-
《柳梢青》 数声鶗鴂。 ① 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经、愁肠寸结。 ②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③ 【注释】 ①鶗:即杜鹃鸟。②愁肠寸结:意谓心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