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东海孝妇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东海孝妇 》全文和鉴赏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 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
搜神记中记录了许多从汉代传流下来的奇记异闻,作为志怪体小说对后世影响颇钜。这篇名为东海孝妇的小说是一则可歌可泣的孝妇蒙冤的故事。考其本事,可见于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其中有一段关于东海孝妇的记载,原文不长,兹录如下: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 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搜神记的作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演饰,遂成现在面目。小说一开始,即用史传笔法,首先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证明事乃摭实,并非妄造。举凡人、地、时以一句话道明,可谓惜金之笔。文章叙事颇为简约。从“姑曰”到“岁大熟”均与汉书所云大致略同,其间对孝妇系狱,“拷掠毒治”、“自诬服之”等仅略有增添,未做大的润饰。后面“长老传云”明白道出孝妇姓名叫周青,这一段是作者捃摭民间传说,扩而充之,进一步表达了对孝妇被谗罹冤的同情与不平。行刑时颈血逆流,飞上幡竿,以此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相呼应,使人愈发见得孝妇之冤,使草菅人命的官吏狰狞面目暴露无遗,从而抨击昏愤凶残的酷吏。做为史官,这也正是应该秉笔直书的。在汉书中,史贵传真,是为了揄扬于公循吏之德而把此事载入史籍的;在搜神记中,已把重点人物转移到周青身上,对于酷吏大加鞭挞,寄寓了作者的爱憎。不足的是,梗概粗陈,未见其详。孝妇之冤感天动地,誓言立现,想象颇为奇警,而从“长老传云”的闾里口碑传说中道出,藉以验证“神道之不诬”与作者创作是书的初衷相表里,可谓苦心孤诣。
这篇小说的文学价值远非仅此,它对后世的影响历历可寻。王实甫、梁进之、王仲元三家曾先后编有于公高门杂剧,而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更是直接导源于此。在杂剧独擅胜场的元代,关汉卿以“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饮誉菊坛、擅名当时。他以“东海孝妇”故事为蓝本,融入“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传说(见太平御览所引淮南子),结合时事世间,增加了关目,成功地塑造负屈含冤而死的窦娥这一感人的艺术形象,“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不平则鸣,通过窦娥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暗无天日,表达了人民要求申张正义和公理不可战胜的强烈愿望,难怪王国维极力推许此作,认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见宋元戏曲史)。窦娥冤曾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布国外,可见其享誉之高。此外,明代有叶宪祖、袁于令改编的金锁记传奇。爰及近世,以窦娥冤或六月雪为名目,各剧种仍上演不辍,从中可以窥知人民的喜恶背向。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以东海孝妇启其端绪,这个优秀的小说故事是如何被后世所弘扬光大,从而进发出了更加瑰丽夺目的光芒。
猜你喜欢
  • 韩愈《同宿联句》全诗赏析

    自从别君来,远出遭巧谮。--韩愈斑斑落春泪,浩浩浮秋浸。--孟郊毛奇睹象犀,羽怪见鵩鸩。--韩愈朝行多危栈,夜卧饶惊枕。--孟郊生荣今分逾,死弃昔情任。--韩愈鹓行参绮陌,鸡唱闻清禁。--孟郊山晴指高

  • 《邯郸冬至夜思家》阅读答案及全诗注释翻译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在冬至节夜晚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表达,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注释翻译时需注意传神地传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保持原作的意境和韵味。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能引发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考和回忆。《邯郸冬至夜思家》是一首既有艺术性又有情感共鸣的佳作。

  • 《枕上作》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陆 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 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陆游自己曾说过:“诗因少睡成。”(《夜坐庭中》)

  • 《黄葛篇赏析》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许多飘逸豪放的诗篇。但他同时也写了不少清新婉转的生活、爱情小诗。此首《黄葛篇》即其中之一。   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层,共三层。“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此层写黄葛生于洛溪,抽

  • 春天的古诗词10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天的古诗词100首,内容包括关于春天古诗词100首写春的古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100首,描写春天的古诗100首。《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

  •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名言: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注释: 元: 第一, 大。憝(dui): 奸恶。矧(shen): 亦, 也。惟: 语气词, 表肯定。 句意: 最大的罪恶, 也就是不孝心不友爱。 出处: 《尚书·康诰

  • 国学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出处和解释

    【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语出《汉书·李寻传》。马如果不勤加喂养就不能在路上飞奔,人才如果不经常培育就不能使国家强盛。说明领导者应当重视培养人才。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荀子·解蔽篇译注

    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

  • 关于乌鸦的诗句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乌鸦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乌鸦的诗句,关于乌鸦古诗词诗句中有乌鸦的,描写乌鸦的诗句。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