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三相
所谓“九句因”是指因与同品、异品的九种关系。 在这九种关系中,能够使宗得以成立的因为正因,不能 使宗得以成立的因为似因。譬如
人会死 (宗)
以有生故 (因)
在这里,“有生”这个因完全贯通于死者(同品),因 为凡有生者必有死;对于不死者(异品),它全不贯通。 因为,不生者则不死,人属于有生者。所以,凭这个因 可以断定此宗成立。这个因则被称作“正因”。总之, 凡同品有(如凡会死者皆有生),异品非有(如凡无生者 皆无死)的因可使宗成立。反之则不会使宗成立。如
人会死 (宗)
以有形故 (因)
在这里,“有形”这个因固然贯通于会死者(同品)全部,但也贯 通于不死者(异品)的一部分。因为不死者(异品)中既有如金石等 的有形物,也有如虚空等的无形者。所以,凭这个因不能断定宗是 前陈所表示的事物必然落入同品而不落入异品中去。它在同品 中,凡会死者(同品)皆有形(因),人当然归入会死之类(同品)。在 异喻如“凡无形者皆不死”中,就出了问题,因为无形之物既有常 者,也有无常者,如声、光、电、热、磁等。所以,“有形”不能成为正 因。它不能使宗成立,故为似宗。这种似因为同品有(如会死者皆 有形),异品有,非有(如不死者既会有形,也会无形)。
上述是九句因中的2因。其他7因在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因为,这9句因为后来的新因明的因三相所代替。所谓“因三相” 即作为有效原因的3个标志。现在,就让我们来讨论因三相的问 题。因三相是佛教大理论家陈那对古因明的九句因进行改造的结 果。 它比九句因显得简明扼要。 因三相(trirūpaligāni or trirūpya,three marks)的发现可以说是因明学的一个新纪元。它 是新因明的核心。所谓“因三相”就是在论式中,证明宗(命题)成 立的原因(能证probans)所具有的3种有内在联系的特征:(1)遍 是宗法性(pakadharmatā);(2)同品定有性(sapaka-sattva or an- vaya);(3)异品遍无性(vipakavyāvtti or vipakasattva or vyat- ireka)。
第一相,遍是宗法性,这是因与宗前陈的一对关系。要注意的 是,这里的宗是指宗的前陈,而不是指宗的全体。这里的法性是指 宗前陈的属性。如“声是无常”这一例宗,前陈是“声”,后陈是“无 常”。遍是宗法性是说因必须普遍地为宗前陈所拥有。我们还以 “声是无常,所作性故”为例,“所作性”这个因必须为该宗的前陈 “声”所普遍拥有,无论什么声都应具有“所作性”,即都必须为某器 物等所发。这就是第一相。这里的“所作性”是证明“声是无常”这 一命题成立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缺了它,宗就不能得以证明。这 种使宗不能得以成立的因不能成为正因。如“声是无常,非所作性 故”这一命题,“非所作性”不为“声”这个宗前陈所普遍拥有,它不 能使命题得以成立,故它不是正因。
第二相,同品定有性,这是因与同品的一对关系。在这里,“同 品”就是所有具有宗后陈所表示的性质的事物。“同品定有性”是 指在同品中一定要有具有因性的事物(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 分,但无论多少,一定要有,而不能无)。还以“声是无常,所作故” 为例,在除声之外的所有具有后陈性,即“无常”的事物中(无论多 少)一定要有具有“所作”性的事物,如瓶、罐等。所以,这里强调的 是“定有”而不是“遍有”,只要在同品中有(无论多少),就可以了。 假如,在同品(无常物)中,无一物具有“所作性”,那么,这个因就不 能断定声是无常了。
第三相,异品遍无性,这是因与异品的一对关系。所谓“异品” 是指一切不具有宗后陈所表示的性质的事物。所谓“异品遍无性” 就是异品全部不具有因的性质。还以“声是常,所作故“为例,异品 是一切与“无常”相反的,即常恒的事物,这些事物普遍地(全部)没 有“因”(所作)的性质。这一相是至关总要的。如果只有第二相, 没有第三相,那命题,至多只有成立的可能性,还不能确定它就能 成立。有了第三相,才使命题确切地得以确立。如
人皆会死
以有形故
凡有形者皆有死,如狗
凡不死者皆无形,如空
这里的同品是会死者,根据第二相,它一定得有(无论多少)因 性(有形),无论是狗是猫都是有形的,尽管,在无形者中也有会死 者,如声,但这个因还是满足了第二相的要求。但是,它并不能成 为正因,因为第三相的条件不充分。第三相要求异品,即凡不死者 全部不具有“有形”这个因性,但在不死者中既有无形之物,如空, 也有有形之物,如金银等。
上述因三相是佛家对因明的发展,后期正理论也受其影响,把 因也分做3种(略)。
-
【414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6万字,2019年2月第1版,40元)△共
-
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
-
彭城官居冷如水,谁従我游颜氏子。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胡为一朝舍我去,轻衫触热行千里。问君无乃求之与,答我不然聊尔耳。京师万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几。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清诗草圣
-
形诸文字的泰国近代文学批评如果从天宛评论顺吞蒲的长诗《帕阿派玛尼》的时间算起,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有趣的是天宛的开篇文章还是以诗
-
作者: 曹增渝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出处】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 【意思】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费尽心血筹谋 三分天下的计策,他犹如一只翱翔云霄的鸾凤
-
怀人之作,在古诗词中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要做到不和别人雷同实在不容易。袁去华这首《 安公子》就以其构思别致、章法新颖而独有特色。 这首词从写初春景色入手:那嫩黄色的新柳带来万物苏生的消息,同时也使词人胸中思家的种子急剧萌芽,生长。看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古诗词康海,内容包括《冬》康海的古诗译文赏析有谁知道,春天的古诗春,关于春的古诗。冬(明)康海云冻欲雪未雪,①梅瘦将花未花。②流水小桥山寺,③竹篱茅舍人家。④【注释】①欲雪:将要下雪,就要下雪。未雪:还没下。②梅瘦:形
-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毕淑敏
-
玩票的公孙胜公孙胜算得上梁山泊的一个奇人,绰号:入云龙。他上山之前的身份是一个道士。梁山泊这个企业里,信仰自由,甭管您信仰什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