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三首)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唐代的凉州辖地相当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州治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属陇右道。凉州是屏障长安的重镇,也是著名的国际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吐蕃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以来连年兴兵,占据西北数十州。唐德宗苟安求和,竟承认被占州县为合法,给吐蕃骚扰内地大开方便之门。面对如此现状,作者深为不满,写下了凉州词三首绝句。第一首记叙安西被吐蕃攻占后,大量丝织品被掠夺的事实。
开头两句,写景兼点时令,着意描绘了边地一片压抑的平静景象。春天来了,在这沦陷了的边塞城堡一带,暮色苍茫,阴雨纷纷,自南北返的大雁低飞着;芦苇根上长出的短短的嫩芽,像小小竹笋一般,快长齐了。如果在内地,这该是早春的景色,凉州气温回升慢,会迟些日子。用“芦笋”写早春,元稹有“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的句子,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更是为人熟知的欢快笔调。然而这里都没有一点欢乐情绪。分开看,起句是天上景,取仰望视角;承句是地面景,取俯瞰视角。这为下文将要出现的沙漠驼铃布置了一个空间背景,而且迷离暗淡的暮色、清冷低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悒郁不平的情怀,为全诗感情奠定了基调。
三句在前面的背景上,画出主体画面:这时无数的驼铃声从远远的沙漠上缓缓过去了,这该是运送丝织品到已成吐蕃据点的安西去的吧?“无数”,形容驮队之大,负载之多;一个“应”字,表现揣度的语气,似乎不肯定,却更有余蕴,感叹、不满兼而有之。“安西”本为唐西域重镇,设都护府,管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后尽入吐蕃。作者这样写,含有对处于吐蕃奴役下的安西人民的怀念之情,也有讽刺唐王朝长期不能收复失地的用意。最后一句,揭出全诗主旨,貌轻实重,起到压轴作用。
作者青年时期写的征西将,借初唐收复碎叶的军事行动,热烈赞扬边疆将士的功绩:“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寄托他要求收复安西四镇的强烈愿望,力度大,情绪高;晚年的凉州词,情思沉痛,语调哀怨。
这首绝句,疏朗流畅,通俗自然,描绘具体生动,不作抽象议论。他把忧国之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把不满之意寄于叹息沉思之间。沈德潜说:“七言绝句,贵言微旨远,语浅情深,为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唐诗别裁集·凡例)作为绝句多样风格中之一种风格看,张籍此首可入其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餐厅文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餐厅主题文化诗词赋,用于餐厅的古诗或名言,朋友开一餐厅,需要一些古诗词如题,朋友开了一餐厅,想装饰的。舌尖上的诗词歌赋《戏答佛印》宋 苏轼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闲话扬州》清 易君左江山最爱是才人
-
《燕青博鱼》全名《同乐院燕青博鱼》,又名《报冤台燕青博鱼》,主要写梁山泊英雄燕青除奸、除霸、除害的故事。 梁山泊宋江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放众头领下山,三十天假限。燕青下山四十日,误了十日假限,宋江按照军令
-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
-
爰盎小人爰盎小人 【原文】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报私怨,初非尽忠一意为君上者也。尝为吕禄舍人,故怨周勃。文帝礼下勃,何豫
-
茅盾《雷雨前》原文 茅盾《雷雨前》赏析一 《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这三篇作品的中心的思想还是一样(茅盾语),整组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坚信革命必定胜利。 当时是
-
白俄罗斯诗歌 白俄罗斯人是居住在布良斯克、斯
-
【3307】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6 9万字,2015年4月第1版,45
-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
《处己应物,壹以诚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六年级应用古诗词语题,内容包括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应用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应用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 班级 姓名 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 ”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