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亲:亲近。
治:管理。
答:回报。
敬:恭敬。
【赏析】
孟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自我觉悟,因此强调“万物皆备于我”。无论在事业追求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都要首先检查自己,审视自己的意识是否纯正,方法和态度是否正确,实行仁义的觉悟和力量是否充足。孟子说: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意思是: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就该反问自己是否仁爱了;管理别人却没有管理好,就该反问自己是否真有能力;礼貌待人,别人却不以礼相答,就该反问自己是否做得不够恭敬。
孟子推行仁爱学说,而对施行仁爱的效果,持一种“反求诸己”的态度:如果自己的行为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应该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埋怨责怪别人。只有自己行为端正了,办事的力量用足了,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实际上,这也是儒家学者们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它要求人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先从内心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身的行为是否遵循了正道,自觉地追求自我完善,而不可轻言放弃,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
-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意思】不要在分手的路上,像小孩 子那样哭得泪水打湿了衣巾。无为:不 要怎么样或干什么。无,同毋。为, 表示一种行为或动作。
-
《韩愈·五箴五首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人患不
-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
-
歧路灯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百零八回。题“绿园李海观孔堂手著”。李绿园(1707—1790),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晚年别署碧圃老人,河南汝州宝丰人。成书于清乾隆后期。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抄本,藏
-
鸟语花香 我们家养过两次鸟,回想起来也是有点意思。 第一次是那鸟自己飞上门来的,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在阳台上乘凉,它就飞来了
-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至其傍。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兴尽钓亦
-
泽国梅雨余,衰年困蒸溽。高堂磨新塼,颇觉利腰足。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涛沙少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