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毛诗正义》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毛诗正义是五经正义之一,是对毛亨诗诂训传和郑玄毛诗传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所以合称毛诗注疏。“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经唐之世,人无异词。”(四库全书总目)。除诗经正文外,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诗谱,这是郑玄作的一部独立的书,前有诗谱序,论述诗与时代政治的关系及其演变。诗谱计有周南谱、召南谱、邶鄘卫谱、王城谱、郑谱
齐谱、魏谱、唐谱、秦谱、陈谱、桧谱、曹谱、豳谱、大小雅谱、周颂谱、鲁颂谱、商颂谱。主要内容均在于说明诗经各部分诗的时代和地理背景,强调诗与政治教化、风土人情的关系。诗谱现已无单行本。孔颖达将诗谱采入毛诗正义,将诗谱序置于全书之前,其余各部分的谱则分别列在诗经有关各部分之前,孔颖达对诗谱也作了“正义”。(二)诗序,是诗经各篇之前的类似解题的一段文字,分大序和小序。小序在诗题之下,大序在诗经第一篇周南·关睢的小序之后,是全本诗经的总序言。诗序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史证诗”,把诗歌同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牵扯在一起,因此必然导致穿凿附会,但有一些也可供参考。(三)毛传,紧接在诗经正文之下的两行小字,就是毛公所作的“传”。“传”是解经的文字。(四)郑笺,紧接毛传的就是郑玄所作的“笺”。“笺文”的开头都标以“笺云”二字。郑笺是对毛传的补充。(五)唐陆德明音义,在郑笺之下。主要是给经文、传文、笺文中的字注音,也兼注字义,还有文字考异。(六)孔颖达正义,列在音义之后,对诗经正文、毛传和郑笺均加补注,内容包括对传和笺的解释、字句训诂、名物考证、征引资料等,文字非常繁重。遇有传和笺解释不同之处,则尽量加以调和。
毛诗正义一书,内容取材广,其中包括了汉魏时期学者对诗经的各种解释,汇集了两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有的地方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但其书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未能越出毛传和郑笺的范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断,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毛传和郑笺的某些错误;在疏解方面,颇多繁言赘语,这也是唐人义疏方面的共同缺点。
毛诗正义通行的有十三经注疏本,五经正义本。明代以下十三经注疏有许多版本,清嘉庆年间阮元曾主撰十三经注疏校刊记,附在他所主持刻印的十三经注疏之后。阮氏十三经注疏被认为是最佳版本。解放前世界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注疏缩印本,即以阮本为底本。最近中华书局又将此书影印出版。阮氏校刊记现在已成了今本毛诗正义的一个附属部分。
-
还珠洞山林自空閴(2),游人事幽讨(3)。岫幌与云关(4),来蹟可堪扫。艮离矗孤峰(5),玉簪倚天杪(6)。桂水流灕碧(7),洄伏
-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乾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作品赏析【注释】①疑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罢居
-
明清小说流派。也称 “人情小说”,以写世态人情而得名。世情小说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大转变,标志着写实主义的崛起。最早的世情小说是《金瓶梅》,这部假托宋代为背景的小说,实则为明代社会生活的写照
-
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 (1) ,大盗移国 (2) ,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 (3) ,公私涂炭 (4)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5)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6) 。三日哭于都亭 (7) ,三
-
雕阴之战是战国时期,秦魏之间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进行的一次战争。战国初期,延安以南属魏国之域,以北为赵国领土。雕阴之战的起因是魏国设想在这里进攻秦国,可以减轻秦国对魏国西长城的压力。因
-
开卷读书时, 整冠肃容, 平心定气。 诂训章句, 苟能从容勿迫而讽咏之, 其理当自有彰彰者。 纵有滞碍, 此心未光未明, 犹有所滞而然耳。 姑舍之以俟他日可也
开卷读书时, 要整齐衣冠, 严肃表情, 平心静气。 阐释章节句子时, 假如能从容不迫地诵读、 体会, 其中的含义、 道理自会明白。纵然有不通之处, 也是因为自己的学力不足, 使内心还未明了, 还有所阻
-
【名句】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犹惜别 语出宋代欧阳修《玉楼春》词。人生一世,聚聚散散就像弓弦与箭尾一样;年老了,内心里尤其痛惜离别。
-
闫荣霞·我给你在心里留了位置闫荣霞他曾经是一个患抑郁症的男孩,在十六七岁时染上网瘾,体重达到一百八十斤。医生说:“他为什么胖?因为
-
玄奘西游是唐朝中外交流的重要事件。玄奘姓陈,名祎,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早年就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学习。627年8月,他从长安出发,经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安西),出了玉门关,只带了一
-
我时常训诫儿子:为何什么事都做不好我忽略了他是个孩子,是个未知是张被我复制的白纸他表面上从不反抗,要么成为你要么成为我羞愧时,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