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章子厚》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苏东坡全集
〔注〕 ①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居此地,自号“东坡居士”。 ②陂:梯田。 ③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疮疖。 ④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用以入药。 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极度挫折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严酷的现实和纷繁的人生?或许他会颓废丧志,甘与蹇运共沦落;或许他会强作欢颜,故显洒脱,却掩饰不住心灵的失落。于是,一切自我的价值在丧失,生 命的力量在消逝,最终无可奈何地卷入痛苦命运的旋涡。然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面对着残酷而痛楚的命运,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也许是兴致盎然,也许是环境的磨难炼就了他通达的性情,此时,身居贬地的苏轼,已无种种失落、愤懑的情绪。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命运在无所顾忌地作弄着他,但他没有被折屈,他已用自己全部身心的力量,对现实痛苦的人生进行淡泊而又欢悦的自我调节。他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告知对方,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50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在以往的官场生涯里,他已尝够了冷漠、虚伪和逢迎的滋味,因而更感到劳动的轻快和洒落。尽管耕作或许艰辛而单调,收获又是那样微薄,仅能赖以度日,然而,正是这种富有乡村情调的劳作,弥合了他的心灵创伤,唤起他无限自豪感:这是一块无所拘束的天地,他撒下了汗水,留下了脚印;这是毫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劳动,劳动的情趣在于他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并且通过有限的对自然的征服,实现他身心的全部价值,证明了现实生活环境中充满自信的自我的存在。
仿佛在同人拉家常,说故事,苏轼饶有兴趣地告诉对方一件有趣的事: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这真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苏轼却郑重其事地大书特书。不难想象他命笔诉说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情,那种轻松、洒脱的情怀。他不是想以饭后茶余的琐事激起对方的兴味,而分明在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浦字出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蒲字的古诗词,含有“蒲”字的诗词,蒲字开头的五律情感诗句有。王十朋四友共文房,蒲君最异常。 【寄蒲墨与明仲】王安石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 【蒲叶】冯山蒲柳春阴重,禽鱼晚景多。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
典源出处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 出平乐之宫,实思贤傅。《旧唐书太宗纪》: (贞观) 十七年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 四人于凌烟阁。《旧唐书代宗纪》
-
周海亮·油饼翻身周海亮每次回家,母亲都会为他烙几张油饼。烙油饼需要不停地翻动——翻一个身,轻轻拍打,再翻一个身,再轻轻拍打,油饼就
-
第一章 序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
-
题解 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即无差等的爱别人,消除嫡庶亲疏观念,它是相对于儒家的爱有差等而提出来的。兼爱是墨家治乱的对策,他们试图通过兼爱来实现天下太平。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观点一致而详
-
【名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与译文]谁,什么。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因遭陷害去魏国避难。后来秦攻赵,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衰老,派使者去探望他。他为求起用,一顿吃了一斗米的饭。赵王使者因受
-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屏开。
-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
《梅花·好事近咏梅》咏梅花诗鉴赏 陈亮的皪两
-
【3607】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新凤霞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5万字,2018年4月第1版,28元)△分三部分:①永葆幼稚青春;②本色见才华;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