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愈文《进学解》原文、鉴赏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愈文《进学解》原文、鉴赏和解读

韩愈文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箩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 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进学解作于元和八年(813)。当时韩愈正由职方员外郎贬为国子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自喻”(新唐书·韩愈传)。“进学解”,是对学业品行的进步所作辨析的意思。这是一篇赋体杂感,写法模仿汉朝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但又有许多新的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韩愈鲜明的创作个性。

该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如文章一开头就叙写国子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扬任人唯贤的主张,写得十分巧妙。至于文中通过刻画作者的自我形象,在治理学问、评论文章,攘斥佛老等方面提出的一些见解,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等,也都精警深刻,很有独到之处。在表现手法上,它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使行文既形象又活泼;许多反语的成功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藏锋敛锷,冷峻犀利,能够形神毕肖地摹写出各种事物的情状,正如唐人孙樵所说:“拔地倚天,句句欲活”(孙樵集卷二与王霖秀才书)。押韵和骈散相间的句式,使文章音节顿挫,形式谐美,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清人储欣说: 韩愈“深造孟子,陶铸子长,勒一家之言”(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总序),刘壎也认为韩文“妙处实本太史公”(隐居通议卷十八昌黎文法)。韩愈散文受司马迁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记叙文更得力于司马迁的史记,并加以创造,自铸新词,善于选取典型材料,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刻画,把所要表现的事物写得鲜明生动,具体可感,富有文学性。在写法上,或者叙议结合,或者寓情于事,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诗意。此外,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笔法灵活多变,擅于创新,也是其特点之一。正由于此,这部分散文记下了种种可惊可愕、可感可叹、纷繁多样的事迹情状,描绘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成为我国叙事文学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处】唐王维《红豆》。 【译注】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 又萌发出几枝?愿你多多采摘,这种东 西最能寄托相思。红豆:红豆树的果实 形如豌豆微

  • 《告子上:舍生取义》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第 九 章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

  • 刘禹锡《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全诗赏析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跳鳞避举

  • 《踏莎行·秋入云山赏析》

    《踏莎行》,调名取自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曹冠词名之为《喜朝天》,赵长卿词则名之《柳长春》。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张抡这首《踏莎行》上片写秋天山景,下片写仲秋赏月。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第一句

  • 《雪夜访戴》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王子猷居山阴 ①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② ,忽忆戴安道 ③ 。时,戴在剡 ④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⑤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

  • 小学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及解析(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及解析,内容包括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古诗,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 2 七步诗 曹 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资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内容包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课文,谁知道,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资料,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资料。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牧童》作者:吕岩(唐)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

  • 《睡到饭熟 钱宰 朱元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公尝早朝,口占绝句云:“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明日,文华燕毕,上面谕曰:“昨日好诗。朕曷尝嫌汝,何不改‘忧’字?”又曰:“朕今放汝去,好放心睡熟矣。”公率诸

  • 杜甫《扬旗》全诗赏析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三州陷犬

  • 《古文观止·先秦文·《晏子春秋》·晏子使楚》鉴赏

    古文观止·先秦文·《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