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山木有甘实,托根清禁中。岁芳摇落尽,独自向炎风。
-
《洞冥记》 志怪小说集。又名《汉武洞冥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别国洞冥记》、《汉武帝列国洞冥记》等。旧题东汉郭宪撰,后人多以为六朝人伪托,均无确证。郭宪,字子横,汝南守(今安徽太和县北)人。王莽
-
宋词典故·身世两聱牙 【出典】 《文
-
(滕文公下) 仁者向东面征伐时,西方的夷人就抱怨;向南面征伐,北方的狄人也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留在后面呢?”因为他们平日在暴政统治下,感到痛苦的关系。 仁者的征伐,人人都喜欢。 古时候,殷汤初次
-
《人一已百,虽弱必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人一已百,虽弱必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
年、月、日 ①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② ,乃能衔哀致诚 ③ ,使建中远具 时羞之奠 ④ ,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 吾少孤 ⑤ ,及长,不省所怙 ⑥ ,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 方 ⑦ ,吾与汝俱幼
-
白首三朝社稷臣,壶浆来道拥如云。金貂争看真丞相,竹马犹迎旧使君。岂止轩裳夸故里,已将锺鼎勒元勋。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
-
坊记 【题解】 坊是防范、防止的意思。郑玄说:“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防人之失者也。”本篇是记防备人们做种种错事、
-
《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