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协《溪桥晚兴》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郑协溪桥晚兴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译文】 亭基寂寞,野渡无人。春水平岸,绿草芊芊。孤独的诗人凝视这一抹残阳,笼满袖杨花,听杜鹃那“不如归去”的哀鸣在空中久久回荡。
【集评】 今·李济阻:“这首诗以含蓄不露见长。……郑协此诗通篇写景,但因为选材得当,描写有术,所以能够既婉曲又真切地表露作者心迹,算得上一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宋诗鉴赏辞典第1407页)
今·倪其心、许逸民:“应是作者客居他乡时所作。”诗中充满“落寞孤寂的色调”,“‘听杜鹃’三字正隐喻‘不如归去’之意”。(宋人绝句选第440页)
【总案】 作者是一位遗民诗人,故诗虽写得平淡真朴,但景色之中,孤寂闲愁却隐隐而现。“一川晚照人闲立”之句,化冯正中“独立小桥风满袖”之境。杜鹃之声,却使之增了几分哀伤之情。
-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 ① 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予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
-
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我材AA18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东方先生好自誉,伯夷子路并为一。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古诗词5首,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的5首古诗词,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古诗五首,七年级下的古诗前五首。古代诗歌: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
王学在黑暗中提着刀,小心翼翼探摸对手。锣鼓点似蜻蜓点水,任堂惠和刘利华闪转腾挪,急欲一刀置对方于死地。王学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梅花·眼儿媚咏梅》咏梅花诗鉴赏 纳兰性德莫
-
【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注释与译文]学业的精深来自勤奋刻苦,荒废是由于嬉戏玩乐;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熟虑,败坏是由于因循敷衍。后常用这话来劝勉人们刻苦学习,不断上进,不要因循苟且,荒废
-
苏轼尝自评其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又说:“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不得不止。”仿佛他写文章只是信手拈来,所谓“随物赋形”,自成格局体段。
-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 [作者简介] 林升(大约生活于宋
-
一“阿莉,又回来啦?”“是啊,老家好呢,今天生意好否?”在丁香坦街口,几位大姐热情地与阿莉打招呼。大姐们就在自家门口卖岩头货,藤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