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出处和解释
【名句】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述赦。国家没有永久的太平,也没有永久的混乱。法令能够推行,国家就能太平;法令废弛,国家就会混乱。说明治理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常:永久的。弛:废弃。
-
【原题】:某前日以鄙诗叙谢通判国博特垂宠和谨复依韵上答
-
尔争伉俪泥中斗,吾整羽仪松上栖。不可遣他天下眼,却轻野鹤重家鸡。
-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载鸣残月没,征马重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
-
或称“共有性”。托·史·艾略特*的象征主义*美学观点之一。他认为,诗人要有“史的认识”,不但要“理解既往的已经过去,还要理解过去的现
-
【名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注释与译文]遇上好时机时,似乎天地都与你同心协力,成全美事;错过了机遇,哪怕是英雄也难以施展才干。诗句是咏诸葛亮的,但对于时运的看法倒是道出了一定的哲理。 参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
兹邑昔所游,嘉会常在目。历载俄二九,始往今来复。戚戚居人少,茫茫野田绿。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门临川流驶,树有羁雌宿。多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欲去中复留,徘徊结心曲。
-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
【注释】:卿为客,我为虏,卿为一言无不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