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
【注释】
选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羚羊挂角:据说羚羊夜间栖息,为防范别的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
玲珑:明澈的样子。
凑泊:拼凑。
【赏析】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为诗宗盛唐,自风骚而下,讲究精到”,推崇李白、杜甫,他在沧浪诗话中,提倡“妙悟”说,强调诗人要有形象思维的才能,遵循艺术规律,诗歌创作要有美感形象,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富有感染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发议论、讲道理。针对江西诗派的流弊,严羽从审美角度出发,特别强调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欣赏: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意思说:盛唐那些著名诗人,创作时只重兴趣,像羚羊夜间以角挂树枝而眠一样,没有一点痕迹可寻。所以他们诗歌的美妙之处在于,意象明晰,浑然天成,决不是拼拼凑凑写成的。
严羽论诗宗盛唐,尤其推崇李白、杜甫的诗歌。他在沧浪诗话·诗辩中高度评价唐代诗歌,赞赏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严羽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来形容唐代优秀诗歌。“羚羊挂角”的事典见于传灯录卷十六:“道膺禅师谓众曰: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的;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说的是羚羊夜间栖息,为防范别的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严羽以此喻诗,认为优秀诗歌的语言必须自然天成,不落斧凿痕迹,诗的意境超脱自然,融于语言形式之中,如羚羊挂角,不留痕迹。他认为,盛唐诗歌完全具备了这种艺术特色,所以他形象地将其描绘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以为“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与唐代皎然论诗“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司空图论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一定继承关系。也是严羽以禅喻诗,以参禅比写诗的自然结论。
-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
万锦情林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扉页书影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全称《芸窗汇爽万锦情林》。六卷。题“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雨后心情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雨天心情好的诗句,形容雨天心情好的诗句,描写“雨后心情”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
名言: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注释: 沐: 洗头。哺: 口中咀嚼着的食物。 句意: 洗头时, 三次把头发挽起来(去接待客人), 吃饭时, 三次吐掉口中正吃的食物(去接待贤士), 还
-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说它普通,一来它的车架、轮叶、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难忘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难忘”的诗句,描写难忘的诗句,表示“难忘”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释义:阴阳相隔已经有十年,思念从未断只是却无法再相见。不想让自己思念
-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
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