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
汉宫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杂剧13种,今存7种,而以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影响最大。关汉卿有汉元帝哭昭君杂剧(今佚),从剧名看,马剧当是与关剧题材相同且内容相似的作品。汉宫秋虽取材于西汉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但不受其拘挛,而是结合元代民族压迫比较严酷的现实,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再创造,因此情节变动较大。全剧情节是:毛延寿在为汉元帝选宫女时向王昭君索贿不得,便在她画像上点了些“破绽”,使她被打入冷宫。后元帝偶然得见昭君,两情相好。毛延寿畏罪逃入匈奴,挑动呼韩邪单于率兵强索昭君。元帝见文臣武将束手无策,只得将昭君送给匈奴和亲。而昭君在汉番交界处投江而死。匈奴绑送毛延寿,复与汉朝通好。剧本第四折(最后一折)写昭君离宫后元帝在汉宫秋夜思念昭君入梦,醒后听到孤雁哀鸣,故取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剧本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一事件。作者对元帝即同情又批判。剧中元帝斥责群臣:“你们干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我做了别虞姬楚霸王,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枉养着那边庭上铁衣郎”。联系当时现实,这正是对金宋亡国之臣的批判。全剧文词华美,抒情意味浓厚,最著名的是元帝送别昭君后唱的几支曲子〔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催人泪下。马致远擅悲剧性抒情,情调凄凉、悲愤,曲词典雅清丽,功力很深。这在汉宫秋中得到集中体现。明清戏曲中同题材作品甚多,都不同程度地受该剧的影响,但总的成就都不如汉宫秋。其中明代陈与郊的杂剧昭君出塞(仅一折)是较好作品,至今仍在各地舞台上演出。今人郭沫若和曹禺有同名话剧王昭君,郭剧对元帝和毛延寿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曹剧则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再现历史,表现民族友好的主题。
汉宫秋有元曲选万历博古堂刻本,古杂剧万历顾曲斋刻本等。解放后,顾肇仓选注的元人杂剧选收入该剧。
-
本诗也是《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诗运用细节描写和场面烘托,从早朝前、早朝、早朝后三个方面写出大明宫早朝时的气氛与帝王的威仪,极力称赞贾至得到朝廷的器重。
-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
本诗的纸鸢和《逍遥游》中的斥鴳都显得自大无知,但本诗中“笑杀鹏抟”的纸鸢,暂时高飞却嘲笑未能远飞的大鹏,这是一旦得势便嘲笑有志难伸之人的小人行径,而庄子《逍遥游》中斥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见识短浅。诗的第三、四句所写并非“风筝挣脱线绳飞天而去”,而是乘线凭风高飞的场景。
-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
浪淘沙慢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流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
-
《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注释](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
-
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
-
《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柳永 昭华夜醮连清曙, 金殿霓旌笼瑞雾。 九枝擎烛灿繁星, 百和焚春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 万乘凝旒听秘语。 卜年无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