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鹤鸣》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①鱼潜在渊,或在于渚。②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③它山之石,
可以为错。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⑤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⑥
【注释】 ①鹤:即仙鹤,喻隐居的贤者。九皋(gao 高):深远 的沼泽淤地。笺:“皋,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②渚(zhu 主):水中的小块地,小洲。这里指渚边浅水中。③爰:语气词。树檀(tan 谈):檀树,又称紫檀,其木材很贵重,可作车之轮、辐。④它山之石:喻别国的贤人。一说它山即“蛇山”,山名。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 ⑤榖(gu 谷):树名,即楮,叶似桑而多涩毛,皮可造纸。⑥攻:治,雕琢。
【译文】 仙鹤长鸣,在深远沼泽的水边;声音却传向四野,传得又高又远。鱼儿潜藏在无底深渊,有的也戏游在浅水洲滩。令人喜悦的那个林园,生长着高大珍贵的紫檀,软枣树丛则在它的下面。他乡山上的石头可以当错,用它来把玉石雕琢。仙鹤长鸣,在深远沼泽的水边;声音却传向四方,传到广阔的云天。鱼儿戏游在小洲旁的浅滩;有的也潜藏在无底深渊。令人喜悦的那个林园,珍贵的紫檀枝叶参天,楮树就生长在它的下边。他乡山上的石头可以当错,用它来把玉石琢磨。
【集评】 清·姚际恒:“通篇皆比意,章法绝奇。”“‘鹤鸣’二 句,言贤者自有闻也。‘鱼潜’二句,言贤者进退不常也。‘乐彼’三句,言用舍位置宜审也。‘它山’二句,言必藉贤以成君德也。”(均诗经通论卷十)
清·方玉润:(“乐彼”三句)“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园’字是全诗眼目,前后景物,皆园中所有。”(均诗经原始卷十)
清·牛运震:“起笔极高骞。杂引不伦,正自错综入妙。……‘其下维萚’,单拖一笔,连下一韵,错落。”“(二章)略易数字,往复咏叹,意味更深。‘在渚’、‘在渊’颠倒,意极活妙。”“调高意远。一篇寓言隐语,比物连类,妙得讽谏之旨。”(均诗志卷三)
今·陈子展:“朱子语类云:‘鹤鸣做得巧,含蓄意思全不发露。’……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云:‘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创调也。……’沈德潜说诗晬语云:‘鹤鸣本以诲宣王,而拉杂咏物,意义若各不相缀,难于显陈,故以隐语为开导也。汉枚乘奏吴王书本此。’今按:鹤鸣似是一篇小园赋,为后世田园山水一派诗之滥觞。……倘谓有贤者隐居其间,亦止是诗人言外之意,读者推衍之意。务求甚解,何异射覆猜谜?”(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主旨是讽谏上层统治者注意招贤纳士,重视各种人才的使用。但因为此诗在艺术手法上十分含蓄,又富于哲理,所讲的道理可以演绎到许多方面,所以不少人对此诗的主旨提出了不同看法,上面所举陈子展先生的意见即是一种。然而,毛传、郑笺都以此诗为教诲周宣王求贤访隐的,汉代常把隐居的贤者称为“鹤鸣之士”。又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齐诗的解说也把鹤鸣与隐士联系起来。由此看来,认为这首诗讲的是重视招隐纳士,合理利用人才,当是有所本而可信的。
-
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贤哉有小
-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
-
为商之忍第九十为商之忍第九十 商者,贩商,又曰商量。商贩则懋迁有无,商量则计较短长。 用之缓急,价有低昂,不为折阅不市者。荀子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人,早年曾
-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
【原题】:郊祀乐章·亚献宫架奏黄钟宫穆安之乐威功壑德之舞
-
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来诗有渭城之句。)
-
文章开头由反面入手,先引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语对中国的污蔑,旋即以感情强烈的反问句和感叹句加以否定,开篇即振聋发聩,催人猛醒。然后再针锋相对地推出“少年中国”的正面论题。
-
【名句】日省 ① 其身,有则 ② 改之,无则加勉 ③ 。 【注释】①省(xing):反省,检查自己。②则:就。③勉:勉励。 【释义】每天都反省自己,有过失就改正,没有就加以勉励。 【点评】不仅青少年要
-
[南朝]民歌 昔别青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元·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一析),世间最哀苦之事,要算与心爱的人的生离了,本诗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