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这首词整篇用唐代张惜的宠姬关盼盼自比,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词人的爱国赤心。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被拘已历经数年,一个“捱”字道出了内心无时不在的煎熬之苦,有情者品此字,似可见高楼小窗前一位孤愁女子引颈翘望而又眉心锁紧、
-
宋词典故·今夕何夕 【出典】 《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夕何夕,见此邂逅。”“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释义】 《绸缪》咏新婚之乐,诗中反复用“今夕何夕”庆幸、赞叹新婚之夜的不
-
【名句】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心地不洁净就不能发现事理,志向不坚定就不能建立功业。说明人必须清心坚志,这样才能洞察物理,有所成就。
-
大学之道 ① ,在明明德 ② ,在新民 ③ ,在止于至善 ④ 。(《大学》一) 注释 ①道:根本或目的。②前一个“明”是动词,意为彰明、显扬;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意为光明的、美好的。③在新民:新,动
-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遥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手抄报大全四年级,内容包括古诗配画手抄报(左边画图,右边写诗),古诗词手抄报资料,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有魔法的文字手抄报图片 漫游语文街手抄报 童话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落花生手抄报版面设计图_关于花生的手抄报 尊师爱生和谐校园黑板报 古诗乐
-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诏书恻怛
-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
典源出处 《左传 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师旷唯歌南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释义用
-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