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诗词之《庞统之死》鉴赏
占岘相连紫翠堆①,士元有宅傍山隈②。
儿童惯识呼鸠曲③,闾巷曾闻展骥才④。
预计三分平刻削⑤,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⑥,不使将军衣锦回⑦。
【释词】
①岘(xian):指岘山,在襄阳城南七里。庞统系襄阳人,故以“古岘”借代。
②山隈:山弯曲的地方。
③鸠曲: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方言云:“蜀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后人以“鸠拙”比喻人的性情拙而易安。
④骥才:良马。比喻杰出人才。三国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生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⑤刻削:削夺。
⑥天狗流星坠:即陨星。古代星象家认为天狗坠是破军杀将的征兆。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⑦衣锦回:即衣锦还乡。梁书·柳庆远传:“四年,出为使持节……雍州刺史。高祖(梁武帝)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谓功成名就,富贵还乡。
【赏析】
庞统作为副军师,随刘备进军西川,在夺取雒城的途中,走到落凤坡。“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这首七律诗对庞统短暂的一生做了概括,前四句对庞统布衣时期生活的故乡、家境及其性格和名气,都做了形象的勾勒;后四句写庞统为军师时期的两个事件:随军进西川和命丧落凤坡。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庞统,字士元。是襄阳人,家住岘山南。未尝入城府,以耕读为业。他少时纯厚,才华未露。与他惯熟的小孩子呼其“鸠曲”,便可知从小朴纯的他,无出将入相之志。他十八岁那年,叔父叫他拜访当时著名学者司马徽,请教学问。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坐在树下,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从白天谈到晚上。庞统深得司马徽的赏识,称之为“南州士之冠冕”。东汉文人清议风气很盛,凡经名士题品,便身价百倍。三国演义对庞统的出场,事先就进行了充分的渲染,什么“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预计三分平刻削”,这句诗讲了一个故事,庞统为刘备取西川的问题上出谋划策。在刘备、刘璋在涪城相会之前,他献计说:“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刘备以“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为由阻止。尽管庞统、法正一再劝说刘备,千万不可失此良机,但“玄德只是不从”。“预计”这是庞统的设想,“平刻削”含蓄地讽刺了庞统把取西川、定三分这样重大的战略举措化为简单地杀掉刘璋一人,便大事而定。庞统在这些问题上不如刘备的政治眼光深远。刘备入川的目的,是把西川作为蜀汉霸业的基地,进而夺取天下,所以,他不能杀掉刘璋,失去西川的民心,损害明主的形象。刘备这个“明主”要取代刘璋这个“暗主”,不仅要出师有名,而且还要表现出仁义之师的姿态,这样才有利于收服民心。毛宗岗对此看得透辟,他说:“取川者,玄德之心也。然乘刘璋之来迎而袭杀之,以夺其地,不足以服西川之人心,此玄德之所以不欲为也。”庞统缺乏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也许是他急功好利的思想情绪所致。
“长驱万里独徘徊”,在取西川的过程中,诸葛亮镇守荆州,庞统跟随刘备。他初到刘备麾下,便想建功立业,使龙凤齐名。当庞统兵临雒城,诸葛亮派马良送信给刘备说“夜算太乙”,卦象言“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叮嘱刘备“切宜谨慎”。庞统对诸葛亮的话却产生了邪念,“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乃对刘备说:“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临近雒城,刘备再一次劝阻庞统,而庞统不仅不听,反而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猜忌。他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但当走到两山狭窄,树木丛杂之小路,“庞统心下甚疑,勒住马问:‘此处是何地?’内有新降军士,指道:‘此处地名落凤坡。’庞统惊曰:‘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令后军疾退”。一直急欲进军的庞统只在这落凤坡“独徘徊”片刻,便成千古恨。
这首诗很为庞统华年夭折而叹惜,虽在诗中极委婉地道出了庞统的急功近利、自我显露的弱点,但还是为庞统的死找到了“天命”的根据:“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庞统死于壮年,正是血气方刚、大展才华的时候,却不幸倒下去了,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促织》 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清蒲松龄作。关于此篇的取材来源: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语至今犹传
-
【生卒】:1952—【介绍】: 日本当代作家。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本名龙之助,父亲为美术教师。1967年上高中后曾热衷于橄榄球和爵士乐,组
-
文天祥乾坤空落落, 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 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 身与世俱忘
-
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汉字,从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先古文人演绎着许多利用汉字的特点而作出的趣联和诗词,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是苏轼贬居黄州(治今湖北黄冈)时应徐大正之请而写的一篇记游小品。定惠院在黄冈县城东南,东坡初到黄州时曾寓居于此,后又常往游。
-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 [2] 。”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 [3] 。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 [4] ,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 [5]
-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瓮中蜥蜴
-
来日大难 李白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处】唐王昌龄《 长信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 【意思1】我如玉的容颜反不如寒鸦润泽光彩,它展翅飞来时,还能带着昭阳宫的日照! 【意思2】 我 (宫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