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诗《十四行诗第二十九首》鉴赏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 又遭人白眼,
就独自哭泣, 怨人家把我抛弃,
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
又看看自己, 只痛恨时运不济,
愿自己象人家那样: 或前程远大,
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
想有这人的权威,那人的才华,
于自己平素最得意的,倒最不满意;
但在这几乎是看轻自己的思想里,
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
顿时象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
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我记着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屠 岸 译)
爱,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一种。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爱,诗人则往往比一般人爱得更深沉、更强烈。
在这首向自己所爱的人倾诉情怀的诗里,诗人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描写了自己变化发展的思想感情。开头四句,他先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被人冷落,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接着四句,表达了诗人深重的自卑感,觉得自惭形秽,怨天尤人的痛苦情绪达到了极点,几乎无以自拔。然而,诗的情调在后面几句却突然改变。诗人一旦在心里看见了自己所爱的人的形象,顿时精神振奋、神采飞扬,从悲观失望中解脱出来,高唱起喜悦、明快的欢歌。犹如清晨展翅飞翔的云雀,送走阴霾浓重的暗夜,迎来灿烂辉煌的黎明。最后两句则总结全篇, 与诗的开头形成鲜明对照。从消沉到振奋,从哀伤到欢喜,从自卑到自豪,以致于后来连世界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国王地位,诗人也不屑一顾。如此强烈的戏剧性变化,充分证明了纯真的爱能产生多么伟大的力量。
可以说,这是一首讴歌爱情的杰出诗篇。全诗通过描述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赞美了能给人以鼓舞、希望和信心的真正的爱情。但是,据学者们的考证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大多数十四行诗,包括这一首在内,实际上是写给诗人的好朋友——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子的。这样看来,这首诗歌颂的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情,而是挚友之间的真诚友谊。不过, 我们读莎士比亚的诗,主要是把它们做为艺术作品来欣赏,而并非完全看做是作者本人真实生活经历的记录。就这首诗本身来说,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欣赏趣味, 把它看做是歌唱爱情、或是歌唱友谊的诗篇。无论作何选择, 都不会影响对诗的艺术欣赏。在艰难曲折的人生旅途上, 爱情与友谊都能给人以勇气和力量。不管怎么说, 这里描述的爱情, 不是逢场作戏, 而是深厚、 纯真的感情;这里抒写的友谊,不是泛泛之交,而是强烈、 诚挚的情谊。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这首诗历来深为读者喜爱,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是最常被人们选引的几首之一。
(许力生)
-
陈师道中年受知于苏轼,由苏轼推荐为徐州教授。两年后,苏轼因党祸被贬杭州;陈师道不避流俗横议,不顾上官阻拦,托病请假,送苏轼直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五年之后,苏轼再贬为宁海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栖身岭南;陈师道也被定为苏门余党,撤销了颍州
-
【4698】领导干部孝廉文化读本(宋乃裕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2 1万字,2015年9月第1版,32元)△5章:①孝廉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历史地位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赏析【注释】:[
-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
【原题】:上巳日将入西湖看桃花道遇风雨返舟溪上时左虞亦阻洞庭梨花之兴却简
-
许冬林·怎生不见那个人许冬林太阳还躺在枝头的鸟巢旁,他就来了。他想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找到她,跟她说上那句话。磨磨蹭蹭的,院外有个人
-
是初春的日子。屋里寂静,时间也像定格在一个方位,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卧于病床,被人管着,颇觉无聊。所幸大脑不属医生管辖,它毫无束缚异
-
【原题】: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之句赋诗余亦於生朝有感
-
伊水弄春沙,山临水上斜。曾为谢公客,◇入梵王家。阴涧初生草,春岩自落花。却寻题石处,岁月已堪嗟。
-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