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赏析》

  此词开头“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三句下笔点题:暮春送人。二个“苦”字连用,点出送别的悲伤:词人在苏州仓台为幕僚,送别友人是常有的事,还不觉特别悲苦,但在此暮春季节,风雨送春归之时,友人向着天涯远去,心中顿时生出复杂的、莫名的、沉重的悲凉来。而时间偏偏在暮春这样特别的季节,友人和春天一起离去,春惜别之情一同袭来,使得愁苦愈甚。

  “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三句承上“苦送春”而点染暮春景象:百花都已凋零殆尽,浓密绿叶成阴,暮鸦不停地啼叫,俨然一幅春末夏初图画。其中“都”字下得重,说明春光消失得彻底。“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暗用苏轼浣溪沙“连村绿暗晚藏乌”、周邦彦渡江云“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乌”、汪藻点绛唇“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词意。详细刻画出暮春景色,照映了词人惜春伤春之情,恰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赋情顿雪双鬓”一句写词人因送友去杭而怀念起在杭州的那位姬人,便不禁黯然伤神,双鬓一下子变白,“雪”字的活用更增添了一种动感和速度感。“飞梦逐尘沙”则形象地描写在送友时,词人脑中完全被怀念杭州姬人所占据,魂牵梦绕,心驰神往,想追逐杭姬踪影的心情。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伤春复伤别之情。

  “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三句写词人与杭姬劳燕分飞,有情人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哀叹自己得了消渴病处境十分凄惨悲凉,杭姬也会因与自己分别而玉容瘦损,想象杭姬此时此刻与自己二人此时此刻两地看花,目送春归,互寄眷念思忆之情,显得情深意远,相思之情甚笃。其中“病渴”是词人以司马相如自况,反映词人暮年悲惨孤独的情怀。

  下片开头“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三句,写词人送友人去杭时想起了与杭姬往日欢聚时的情景,往日的浪漫情史,深刻印在记忆之中,难以拂去。联系词人的渡江云三犯:“千丝怨碧,渐路入、仙邬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惜秋华·木芙蓉:“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等可知词人对西湖旧游的怀恋之深,如今送澹翁友人赴杭,不由地百感交加,浮想联翩。

  “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三句,词人对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诗意的化用,借以探问杭姬踪迹,从而表达对杭姬的思念与关怀,或希望友人此次去杭代为探寻她的下落。

  “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两句,写词人在告别友人的酒宴上,或长亭送别之际,词人情绪十分激动,于是在壁上即兴题题词,抒写内心愁怨。

  “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两句,写词人在送友之后独自带醉登上姑苏台,看着眼前一片惨淡荒凉的残阳,愁苦也如夕阳下的草一样,渐行渐远还生,不禁发出归欤之叹,生出了不尽的归思,无限羁旅孤况滋味、思归而不得的惆怅也同时涌上心头。

  词的上片抒发惜别伤春之情,引出忆旧相思之意。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引出“两地看花”的感慨。以“送人犹未苦”、“送春”亦犹未苦,突出了忆别之苦。下片集中写忆旧游、“写深怨”、发“归思”,以思归之叹收尾。“写怨”与上片“赋情”对应。西湖美景依旧,爱姬却已离去。日暮黄昏,身老江湖,无限羁旅孤况滋味,思归而不得的惆怅,一齐涌上心头。

猜你喜欢
  • 周作人《生活之艺术》全文赏析

    生活之艺术周作人契诃夫(Tshekhob)书简集中有一节道,(那时他在爱珲附近旅行)“我请一个中国人到酒店里喝烧酒,他在未饮之前举杯向着我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修身立业·晚节”类的诗句。 这是词人贬官黄州、

  • 杂文《“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鉴赏

    阿Q伸手去摩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的……阿Q的答复是: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说“和尚动得”,不免有诬蔑之嫌,且不去管它。但这句话实在警辟,它简洁而又活脱脱地勾

  • 《街心,老精灵》空灵散文赏析

    和华北平原的很多村庄一样,我们村也属于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结构。不知从何时起,在倒“丁”字的“一”与“丨”的接壤处形成了街心。冬天

  • 曹伯启《子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曹伯启的《子规》是一首悲婉动人的诗歌作品。全诗由七个四言句子构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和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中的句子简洁明了,字字贴切,让人读后产生深深的共鸣。这首诗通过对世界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让人们不禁陷入对诗人心境的思考。

  • 《亲师取友,皆学者事.但师体貌严重,善学者,大约得朋友之力为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亲师取友,皆学者事。但师体貌严重,善学者,大约得朋友之力为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 苏轼《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全诗鉴赏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

  • 不丹人的婚俗

    不丹人实行同族结婚制度。大都是一夫一妻,也有一夫多妻的,但男子再娶必须取得第一个妻子的同意。不丹也曾流行过一妻多夫制,但现在并不鼓励这种婚姻。通常是妻子到丈夫家里去居

  • 苏轼《答王巩(巩将见过,有诗自谓恶客,戏之。)》全诗鉴赏

    汴泗绕吾城,城坚如削铁。中有李临淮,号令肝胆裂。古来彭城守,未省怕恶客。恶客云是谁,祥符相公孙。是家豪逸生有种,千金一掷颇黎盆。连车载酒来,不饮外酒嫌其村。子有千瓶酒,我有万株菊。任子满头插,团团见花

  •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阅读答案及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作品。作品以北戴河的风景为背景,描绘了革命战争中的壮丽景象,展示了为实现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倒装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毛泽东通过《浪淘沙·北戴河》表达了对革命同志们坚强奋斗的赞美和对人民解放事业前景的信心。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魅力,也传递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诗歌的末句以“沙暖鸟神共长啼”形象地描述了人民和革命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解放事业的热诚,也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领袖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