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归园田居 其三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归园田居 其三赏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 上一篇: 《寒食赏析》
  • 下一篇: 《乌夜啼赏析》
  • 猜你喜欢
    • 《欢闻变赏析》

      【注释】:

    • 旭辉·上帝没有答应送你一座玫瑰园

      旭辉·上帝没有答应送你一座玫瑰园旭辉一个女人,病得很严重。她进入由病友组成的圈子,躺在她们围成的圆圈里,有一位女士为她祷告,希望她

    • 古籍名著《人天眼目》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人天眼目》是宋代佛教禅宗的重要著作。南宋淳熙 (1174—1189) 年间由释智昭编集。南宋宝祐六年(1258),释大观予以修订。元延祐四年 (1317),释致祐在重修基础上刊刻流行。元以后多种《大

    • 刘禹锡《登清晖楼》全诗赏析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 李商隐《瑶池》全诗赏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作品赏析【注释】:黄竹,地名。传用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穆王:西周人。传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

    • 咏花诗词之《紫藤花歌》全诗原文鉴赏

      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 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 裁霞缀绮光相乱,剪雨萦烟态转深。 紫雪丰庭长不扫,闲抛簪组对清吟。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

    • 钟叔河《梨花与海棠》随笔

      梨花与海棠古人咏“二八佳人八二郎”云“一树梨花压海棠”,看似逗趣,实含讥讽。从前富骄贫孱,男尊女卑,多妻和买淫事属平常,但男女年龄

    • 杜牧《偶呈郑先辈》全诗赏析

      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 杜甫《柳边》全诗赏析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作品赏析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①。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②。汉南应老尽③,

    • 《说难》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 ② ,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 ③ ,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 ④ ,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 ⑤ 之心,可以吾说当 ⑥ 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