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赏析》
宋朝被元灭亡以后,文人诗社大行。这首秋色就是写于山阴(今绍兴)诗社而被选中的一首诗。黄庚入元以后,浪迹江湖,流连山水。山阴景色绝胜,是诗人长久羁留之地。其月屋漫稿说:“江湖十年客,两度到西州”(书山阴驿),“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西州即事)。西州即山阴,因在诗人故乡天台西北,故称。这首诗通过写山阴秋色,抒发了诗人的客旅羁愁。这首诗风致清远,用意推敲,不失为一首抒情佳作。
古人似乎有这样一种习惯,每当思念家乡、远人,往往凭高远眺,以解愁怀。如诗经中的陟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就是有名的登高怀远之作。本诗首二句开门见山,写的就是这种羁旅情怀。“凭高望不及”的“不及”,一作“不极”,不如作“不及”好。这首诗的题目作秋色,所以从表面上看,这“不及”二字好像指远处的景物。然这并非诗人隐怀,诗人真意当指远在故乡的亲人。诗接下去说:“望断动愁情。”在望不到尽头之时,引动起诗人一丝悲愁怅惘的乡情。那么,这“不及”所指为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诗颔、颈二联全是写的“秋色”,都是诗人望中之景。诗人把思乡思人的“愁情”射入外物,使外物仿佛也染上一层淡淡的忧伤的色彩。颔联“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是写望中极远之处。落日不管是衔山或没入地平线,都是人们极目所在。但见此时除阵阵寒意使人毛骨悚然外,秋风把眼前一切有生机之物都涤荡得干干净净。草儿枯黄,树木萧疏,大自然显得一片凄清肃爽。这里“点染”二字用得很妙,把西风拟人化,好像一位冷酷无情的老画师,偏喜绘制牵动愁肠、令人不悦的画图。颈联“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二句,为诗人刻意之笔,如果用摄影作比喻,颔联是远镜头的全景,那么这两句则焦距缩短,落到具体景物之上。两句仍紧扣秋色来写,“丹枫”是最具秋天特色的自然物,“白水”也不例外,如果是春夏季节应该说“绿水”,而秋使大地绿色消失,河水也就变得发白了,“白水”往往使人感到有一股浸骨的凉意。诗这里用“野驿”与“江城”分别作为“丹枫”与“白水”的衬景,使画面更加宽绰开豁,又切首联“凭高”骋目之意。“明”“浸”两个动词用得亦佳,于昏、静的大背景中,给画面增加了一点亮度和动意,有画龙点睛之妙。这两句诗属对精工,设色鲜艳,看得出诗人在字词斟酌上的硬功夫。
尾联“马上人回首,戎戎暗客程”。“戎戎”,即茸茸,多用来形容草木柔密丛生,形容暮色苍茫之貌。这里写的是近景,类乎摄影的特写。诗人登高眺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目光由远及近,看到马上征人回首的细微动作。但值此夕阳西下之时,斜曛微照,路径已昏,征夫游子,背井离乡,一日辛劳,也该寻个旅店歇脚了罢。
这首诗写的虽是秋色,但诗人长久羁留他乡,常有“自怜身是客”(送别胡汲古)之慨,故对与羁旅相关的事物异常敏感。诗所捕捉的形象,如“野驿”“马上人”“客程”等,都与羁旅有关,这就更增强了本诗旅愁的色彩。
-
这首《伤春》诗写的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写诗人做的一个决定:对今春乐事早已安排好;次句用一个转折,推翻了之前的决定,也就辜负了好意送来春色的东风。第三句点明,不仅今年先做决定再推翻,而且年年如此;第四句指出年年辜负春光的原因。
-
广播剧《杜十娘》(片段)原作:明·冯梦龙导演:刘保毅【剧中角色】杜十娘:女,烟花女子李甲:男,富家子弟孙富:男,盐商李甲:(痛苦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作品赏析原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
-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作品赏析【注释】: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石崇有爱姬,当石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简析】:诗人见到晋代石崇的金
-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
人气作者囍多多倾情呈现,冷酷王爷“情斗”憨萌灵狐,甜宠升级,深情不改!我本欲成仙,却为你成了人。 倾世萌狐(精彩试阅) 这是沐云流忙碌的第三个晚上了,而他照例半夜回府,看看他牵肠挂肚的灵儿。 沐云流进
-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
-
粉骨粹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粉骨粹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①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 ② 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 ③ 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