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宜春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宜春苑赏析》

  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宜春苑的现状,第三、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河恢复无望的痛苦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狐冢獾蹊满路隅”,首句实写诗人当时亲眼所见宜春苑的萧条荒凉景象,通过“狐冢”、“獾蹊”写出了昔日繁华无比的汴京皇家禁苑宜春苑今朝的残破荒凉,并以此寄托诗人对北宋政权覆灭的悲哀之情。

  “行人犹作御园呼”,次句以行人犹称此地为“御园”,说明昔日北宋故都的汉族百姓虽然生活在金人的残酷统治之下,但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故国。此句充满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连昌尚有花临砌”,第三句典出元稹连昌宫词,唐代经安史之乱之后,虽从此一蹶不振,但唐玄宗毕竟还能够有机会驾返连昌宫,凭吊昔日遗留下的一切。而赵宋王朝惨遭靖康之难之后,就一直苟安于江南,无心亦无力北伐中原。

  “断肠宜春寸草无”,第四句以宜春苑与第三句的连昌宫对比,连昌宫虽废而犹存,可是昔日的宜春苑是何等繁华,何等气派,而今满目凄凉,惟颓垣荒草而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更加使人伤心,令人肝肠寸断,这一对比含意颇为深远。在今昔的对比中,作者想到了当时统治者是怎样将国土拱手让给了金人,铸成空前国耻的。想到了赵宋朝廷南迁几十年之后,朝廷不仅丧失了收复失地的能力,就是现存的城池疆土,也岌岌可危,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黍离之悲,又有对统治者的谴责。

  该诗通过对宜春苑里萧条冷落之景的描写,抒发了故国山河破落零碎的悲伤之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因山河破碎而产生的痛苦之情。点明靖康之难比安史之乱更惨,唐朝的内乱八年平定了,而宋朝外患的消除却是遥遥无期。

猜你喜欢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心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应君子的问询,表示不知道归期,象征着长久的相离。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夜景,增添了凄凉感。诗人期待与爱人共度甜蜜时光,希望能够一起剪烛灯来窥探彼此心灵深处。诗意流转于巴山夜雨的诱人时刻之中。上一句是为了突出对归期的无奈,下一句则为表达对夜雨时光的神往及期盼,使整首诗情感更为丰富。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离别人的思念和无奈,情感深沉而含蓄。

  • 诗歌《最后一夜或第一日的献诗》鉴赏

    今夜你的黑头发 是岩石上寂寞的羊群 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 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 黑夜比我更早睡去 黑夜是神的伤口 你是我的伤口 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 雪山 用大雪堆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 雪山女神吃的是

  • 白居易《偶题阁下厅》全诗赏析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发翁。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暖有低檐日,春多扬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 《送魏万之京》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魏万之京》原文及翻译赏析1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作者:李颀朝代:唐朝【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2]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

  • 《落星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落星寺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杳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

  • 《梓人传》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 ① 、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 ② 之器。问其能,曰: “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 影字有关的唯美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影字有关的唯美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影字的古诗,,求带有影字的好看的诗句,求有“影”字的古代经典伤感诗词歌赋。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鲁南峰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风暖鸟声碎,日高花

  • 贾平凹《静虚村记》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

  •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何为。

    【名句】相 ① 鼠有体 ② ,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何为。 【注释】①相:看。②体:肢体。 【释义】看看那老鼠还有肢体,做人却不懂礼节。做人不懂得礼节,那还不如死了去。 【点评】做人一定要懂得礼节,

  • 宋词典故“窦谏议教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窦谏议教子 【出典】 见“窦氏五龙”条。 【释义】 窦谏议,指五代时的右谏议大夫窦禹钧。他才学富实,且善于教育后生,其五个儿子都相继登科。后人遂以“窦谏议教子”作为咏父亲有教子之方的典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