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元代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字天锡,“弱冠登泰定丁卯(1327)进士第”,后“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元诗选戊集·萨经历都剌)。萨都剌在镇江身处闲职时,写了大量歌咏江南湖光山水的诗歌。诗人虞集十分推崇萨都剌的作品,称赞他的诗“最长于情,流丽清婉”(傅若金诗序)。这首诗便是虞集写给萨都剌的寄赠诗,诗中极力称赞萨都剌所写大量描写江南秀色的诗作,同时也流露出对萨都剌的真挚友情。
全诗共八句,第一、二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其中“好”“闲”两个字又是全诗的眼。萨都剌被贬镇江时写了大量的诗作。镇江地处长江下游,为典型的江南景色。江南美丽的自然风光陶冶了萨都剌的性情,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全部摄入诗中。像深秋月夜下的北固山,“雪夜冬深”“如水晶”的金焦二山,以及“天下知名第一泉”等,都描绘得细致逼真,达到了曲折婉转、情景交融的妙境。萨都剌在镇江所写的诗,大都离不开长江,或以长江为内容,或以长江为背景,故虞集总名萨都剌这一时期的诗为“江上新诗”。第二句诗很关键,它一方面是顺接第一句“江上新诗好”而来,虞集知道萨都剌“公事闲”,是从读了他的“江上新诗”后了解到的。另一方面,以下六句诗,都是从“闲”字上生发出来的,亦
即“闲”的具体体现。元代多于路的治所划出区域设录事司,司的最高阶为正八品。镇江录事宣差,即在镇江路录事司当差,是个安排贬官的闲职。萨都剌身居闲职,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六句诗,又可细分为两个层次。第三、四、五、六四句诗,主要写虞集在“江上新诗”中看到的萨都剌的消闲生涯。第三、四两句诗为互文,即萨都剌经常与人在“深竹里”“古松间”“系马”“投壶”。“系马”指萨都剌与友人骑马郊游时,把马拴在竹林或松林里,然后饮酒赋诗,投壶作乐。“投壶”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设一种特制的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喝罚酒。萨都剌在“江上新诗”中对此多有描述。他在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五首·序中写道:“过金山,登妙高峰,饮酒赋诗。”在这五首诗之二中唱道:“把酒妙高峰,狂歌醉相和。”以上这些诗句和文字,就是对“投壶深竹里,系马古松间”两句诗的注解和写照。第五、六两句写萨都剌夜月临江、秋风登山的情景。萨都剌似乎不分白日黑夜,总是在饮在游,正如他在江南乐一诗中所说:“秉烛夜游随处泊,人生无如江南乐。”夜月的江山自有它的迷蒙可爱处,秋日的山水更加惹人生怜。这五、六两句在程度上有所深入,把“闲”字简直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镇江不在海边,而诗中却说“临海”,其实这里的海就是指长江。萨都剌在春日登北固多景楼录奉即休长老二首其一中写道:“海门不管兴亡事,犹送春潮打石头。”诗中的“海门”即指屹立江心的焦山,由此可证海就是指长江。最后两句又可看做一个层次,是虞集想象中的萨都剌悠闲从容地吟诗作赋的情形。萨都剌野游尽兴归来,便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进诗里。他置身于“玉堂萧爽地”,不时地踱来踱去,边踱边吟,终于吟成了大量的“江上新诗”。“玉堂”泛指富贵之宅,这里用以指萨都剌的住处。“萧爽”为高敞超逸之意,是形容萨都剌的住地高敞脱俗。这样的环境,正适合诗人吟诗作赋。“佩”即玉佩,指萨都剌身上的佩玉,“珊珊”指佩玉发出的舒缓的声音,“尔”指萨都剌,“思”指虞集想象萨都剌在玉堂踱步吟诗的情景。最后这两句诗也是对“闲”字的继续开拓。虞集读到这些诗后,禁不住为之拍案叫好,这么一来,这最后两句似乎又回到了“好”字上。由“公事闲”生出“新诗好”,由“新诗好”生出“公事闲”,所以说“好”“闲”两个字是全诗的眼。
-
残杯失春温,破被生夜悄。开门千山白,俯仰同一照。虽时出圭角,固自绝瑕窍。儿童勿惊怪,调汝得一笑。
-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在柳家庄。
-
沈周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玉兰,早春盛开,被誉为闹春之花;远望如满树琼英,凌空飞雪,近看似羊脂美玉,色泽莹然。 玉兰是一种奇特的花,盛开时先花后叶,“花
-
【原题】: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句每叹服之恨不知作者姓名一日与鲁漕话次方闻此诗乃福唐余倅所作鲁继录全诗及余君所梦始末见示读之使人益起怀归之兴因成小诗以记其事
-
萧纲乃由皇太子而即帝位,其实只是一个被侯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而已。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诗的后半部分直接抒怀。
-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
-
芋艿头小时候,父亲给我猜谜语:“青青竹竿,头顶阳伞,阳伞底下一窠蛋。如果猜出,奖侬一粒小糖。”是芋艿!父亲使劲亲了我一下,又说了一
-
友谊之于人 ◆ 培根 有人认为两双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比一双眼睛看到的更多;或者以为一个发怒的人未必没有一个沉默的人聪明;或者以为
-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有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