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景叔月报三捷赏析》
这首诗多次被用为诗歌鉴赏的材料,但对其鉴赏的文字却非常少。这并不是黄庭坚的诗中佳作,但代表了他的诗歌特色:“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硬拗涩。全诗整体用典,局部诗句也用典,所以意思有点难理解。
首联“汉家飞将用庙谋,复我匹夫匹妇雠”(飞将军李广使用谋略,打败匈奴,为我朝子民报了仇,解了恨。)这两句就使用典故,把诗歌的背景直接拉到汉朝,其实作者说得是宋朝和西夏的事,这里的李广自然指游景叔,诗句借以表现他的非凡谋略和豪壮气魄。
颔联“真成折箠禽胡月,不是黄榆牧马秋”(这一段时期真成了轻而易举取胜胡人西夏的月份,但对于西夏来说并不是侵略宋朝的秋季好时期),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这几次取胜的高兴心情以及对西夏兵败的嘲讽、奚落。
颈联“幄中已断匈奴臂,军前可饮月氏头”(游景叔在帷幄之中就打败了鬼章青宜,如同砍断了西夏的手臂,士兵们在军帐前用西夏人的头颅盛酒喝)第一句简单地概括了游景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高超谋略,与首联遥相呼应,形成整体;第二句写出士兵们庆贺的状态,突出了对西夏少数民族的痛恨和取胜后的快意。让人自然想起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何等的舒畅和解恨呀!
尾联“愿见呼韩朝渭上,诸将不用万户侯”(将士们更希望西夏能主动来降,实现和平统一,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盛世局面,他们并不在乎像万户侯那样的功名利禄。)这两句写出了将士们的不求回报,甘愿为国效劳奉献的爱国情怀,作者对此是由衷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和宋朝能尽复失地的的热切期盼。这一联表意深远,体现了“合要渊永”的章法特点。
-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
古文观止·《左传》·吕相绝秦 (成公十三年)晋
-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①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②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③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④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⑤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⑥ 【注释】 ①樛(jiu 纠)木;《毛传》:“
-
司马子长六国表序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従人觅梨栗。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积。子方得郡
-
本文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邯郸冬至夜思家》进行对比赏析。两首诗都是怀念故乡的作品,但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前者通过描绘光景和回忆,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对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而后者则以空灵的笔墨,通过描写邯郸的冬至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两首诗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让读者对故乡产生共鸣。
-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
宋城者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