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父送人之新安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作品赏析好持:一作好待。鸳鸯:一作鸳笼,一作薰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考试古诗词错反思,内容包括考试语文默写古诗错了要写以后怎么样的检讨书要怎么写,语文词语默写错太多,反思怎么写,语文考试后的反思100字。语文期中考试反思与总结可以这么写语文总体来讲考得很差,很不理想。主要是这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平时上课光顾着记笔记了,并没有完全参入到课堂里
-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玄猿绿罴,舔舕崟岌。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峰峥嵘以
-
[原文] (节选) 卷一 初见秦第一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臣窃
-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缦。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宫监送锁门回。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什么意思|大意|注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咏桃花的诗,内容包括求一首咏桃花的诗,古诗词中含有桃花的诗句,唐诗三百首关于桃花的诗。. 关于桃花的古诗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崔护《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处】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译注】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 看不见京城长安使人发愁。【鉴赏1】 凤凰台: 在今南京城内
-
作者: 张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