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久雨走笔赏析》
方回在南宋时曾官知严州。降元后,复为建德路总管,旋即辞官,以研习道学为业。此诗殆作于诗人即将辞官学道之时。
诗人由宋入元,虽能苟且偷安,但终觉心绪茫然,忧思重重。加之时道纷乱,难遣愁怀,因而只得箝口沉默,独自伤感。“万事心空”,是诗人看破世道之后的心灵感悟,次句“如何感事气犹炎”,则是诗人感悟之后的处世态度,它们互为因果。“感事”,即有感于时事的变迁。“气犹炎”,即因心里不平而感情冲动,任性使气。这句诗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诗人经历时代动乱,社会变迁之后,心思空茫,感情低沉的心境。
苦闷之极,若有些花鸟草木也能使诗人得到暂时的回避,无奈春已过半,久雨不晴,诗人只得独坐窗前,忍看风雨摧花,四处飘落。“落花满砚慵磨墨”,正好体现了诗人惜时怜花的情感。诗人又有惜砚中花:“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与此同意。“慵磨墨”同下句之“急卷帘”形成鲜明的对比。落红数点,惹发了诗人无限的感伤,万事心空之时对着这无言的落花,更使人愁眉难展,神情黯然。只有那衔泥归梁的乳燕还能给诗人带来一点春的气息。因此诗人对它如迎嘉宾,卷帘相接。而无心的燕子却并不能使诗人摆脱苦闷的心境,诗人由对“春半”的感伤进而转向对自己身世的感伤。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这两句正是从文章功名方面感叹自己一无所成。“敲月贾”,用唐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典,意谓自己作诗虽然想学贾岛,但却远不如他的工稳精妙;“钓滩严”,用东汉严光不受封赏,垂钓严陵滩之事。因为严陵滩正好在方回所辖的严州,所以他深感严光的超逸洒脱,为自己仍然拘于世事而惭愧不已。生平的坎坷、思想的苦闷,使“万事心空”的诗人更觉惶惑无聊,万千愁绪涌上心头。何以解愁呢——“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这就是他消愁解恨的地方。“笑指”,是诗人强作超逸之态,以笑来掩饰他内心的郁闷。“邻楼”一词用得颇有情趣。舍邻酒楼,饮酒自然方便,愁闷一起,即造楼酣饮。所以,“笑指”一词又暗含了诗人与酒楼关系之亲密,一笑之中,蕴蓄着一种轻松和快慰,与首句的“万事心空”之情相对应,感慨至深。
-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
-
《人以不作聪明为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老云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民,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
-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 ① 如好色 ② 者也。”(《论语·子罕》十八) 注释 ①德:仁德,道德。②色:女色,漂亮的女人。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道德如同喜欢女色那样的人。” 感悟 好色无
-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
-
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作者简介】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
-
古代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注释与译文
【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注释与译文]晚春三月的天气,江南的草木茂盛滋长,繁花开满枝头,处处群莺飞舞。作者用十六个字,概括了江南春天生气蓬勃的美景,语言自然朴素。“杂”、“乱”
-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