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渡江赏析》
此诗写在镇江渡江时所见所感,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月夜渡江图。首联直接进入诗题,写满天的月色、波涛翻滚的大江和扯满风帆的行船;颔联承前景而展开,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及联想;颈联则展示了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两幅图画;尾联写船过镇江后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全诗几乎都是写景,只有后一句最后三个字才落实到言情上,但景中都渗透着情感。
首句“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白帆十幅,点缀于天空与水面之间。“破空行”三字下得极妙,堪称神来之笔。水天一色,眼空无物,船行江面犹如天上,置身仙境,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意境很相似。
接下来的“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两句承前景而展开,气象显得十分雄阔,写眼中所见,是现实。随着船行,诗人放眼望去,一切都笼罩在夜幕之中。“欲没”二字用得准确,写出夜中景物隐约难辨的特点。对句写耳中所闻,含有想象成份。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声势,也写出了长江生命。尽管六朝金粉早已荡涤罄尽,人事几经沧桑,而长江依然不舍昼夜,流向大海。诗人取杜甫“不废长江万古流”之意,含有一种寓意深刻的理趣。
三联遥应诗题“月夜”,向人们再展示两幅画图:“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这两句在写法上,都是以动衬静,通过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惊”和“转”,暗示夜晚的宁静,使得两幅画面呈现出安谧、和谐之美,蕴含着微观的“变”与宏观的“不变”的道理。
尾联“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融叙述、写景、抒情为一体,结得言有尽而意无穷。“长风”一词,颇受诗家的青睐,不论是在北朝萧悫的口中,还是在唐代李白的笔下,都是宏图大志的象征。因此,作者在这里是语兼双关,既用它形容疾风送舟的快速,又用它表现自身亢奋的心情。而“无限情”三字,则是对这次夜月渡江心态的总概括。
-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烟”、“灯火青荧”,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
-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
正像有人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而不知道有个洛杉矶一样,狄斯尼乐园(Disneyland)的名声越来越大,洛杉矶因为沾了它的光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在出访美国之前,一些去过美国的朋友都跟我谈起这个狄
-
熊稔寰蜂针儿尖尖的,做不得绣。萤火儿亮亮的,点不得油。蛛丝儿密密的,上不得簆。白头
-
春华不如秋华好,今月常同古月明。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评析】 以上两句是哲理性对联。语言很美,值得一记。下面再列举一些,便于读者欣赏: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莺啼燕语芳菲节,蝶影风声烂漫天。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奇石尽含千古秀,春
-
君家白鹤户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夸娇饶。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京师少年
-
今朝把酒复惆怅,忆在杜陵田舍时。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
-
去年陌上歌离曲,今日君书远游蜀。帘外花开二月风,台前泪滴千行竹。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想君白马悬雕弓,世间何处无春风?君心未肯镇如石,妾颜不久如花红。夜残高碧横长河,河上无梁空白波。西风未起悲龙梭,
-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