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赏析》
宗泽是宋代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陆游有两句著名的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剑南诗稿卷二五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就是把两人相提并论的。他的诗虽所存不过二十来首,但一部分诗从一个抗金将领的角度反映了宋朝的抗金战争,很有特色。早发便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
早发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全诗的气氛可以用诗中的一个“静”字来概括。这“静”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又是纪律严明的宗泽部队行军时的肃静,更是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寂静。这三种“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
“繖幄垂垂马踏沙”,写的是行进中的军队。“繖幄”是主帅行军时所用的仪仗,“垂垂”是张开的伞有秩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样子,给人以静悄悄的感觉。“马踏沙”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那战马踩着沙地所发出的沙沙声,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整齐与肃静。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个视觉画面表现了一个听觉印象;而行军队伍的肃静不哗,正是反映了宗泽部队的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大自然的宁静与行军队伍的肃静互相映衬。“水长山远”既是说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军路线之长。而宗泽既有闲情雅致欣赏周围的山水花草,则表明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眼中形势胸中策”,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眼中形势”,是指当时的抗金形势;“胸中策”,是指他将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宗泽骑在马上,分析着当时的形势,考虑着自己的对策,觉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为这样,所以“缓步徐行静不哗”,让部从放慢速度,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行进,静悄悄地没有喧哗之声。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名将指挥下的部队的风貌。在“静不哗”中,既表现了严明的纪律,也表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气氛。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实实,不作豪迈语,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一直脍炙人口。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
师道类名言赏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典出希腊神话。 阿塔兰塔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女猎手。她武艺超群,行走如飞,因貌美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求。她宣布,凡是向她求婚的人必须和她赛跑,获胜者可娶她为妻,而落后者就会被她刺死。 英雄弥拉尼翁得到了爱
-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
元戏剧《孔尚任和《桃花扇》》鉴赏 继《长生殿
-
【原题】:秋日自武林病归渔社李使君惠以长篇诵之再四沈疴脱然
-
温庭筠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河源怒触风
-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因为没有传记文的题材,也没有记述传主的具体事迹,所以是一篇非正式的传记散文。
-
乌巷招邀谢墅中,紫囊香佩更临风。尘惊野火遥知猎,目送云罗但听鸿。六著比犀鸣博胜,百娇柘矢捧壶空。解衣对子欢何极,玉井移阴下翠桐。
-
那年,我早早写信告诉爹娘,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可回家。学校一放寒假,归心似箭, 匆匆地踏上了返乡之路。那时的舟山不像今天與宁波大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