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宿表兄话旧赏析》
亲故久别,老大重逢,说起往事,每每象翻倒五味瓶,辛酸甘苦都在其中,而且絮叨起来没个完,欲罢不能。窦叔向这首诗便是抒写这种情境的。
诗从夏夜入题。夜合花在夏季开放,朝开暮合,而入夜香气更浓。表兄的庭院里恰种夜合,芳香满院,正是夏夜物候。借以起兴,也见出诗人心情愉悦。他和表兄久别重逢,痛饮畅叙,自不免一醉方休。此刻,夜深人定,他们却刚从醉中醒来,天还下着细雨,空气湿润,格外凉快。于是他们老哥俩高高兴兴地再作长夜之谈。他们再叙往事,接着醉前的兴致继续聊了起来。
中间二联即话旧。离别久远,年头长,经历多,千头万绪。那纷乱的年代,写一封告嘱亲友珍重的书信也往往寄不到,彼此消息不通,该说的事情太多了。但是真要说起来,那一件件一桩桩都够凄凉的,教人听不下去,可说的事却又太少了。就说熟人吧。当年离别时的孩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聊可欣慰。但是从前的亲戚朋友却大半去世,健在者不多,令人情伤。这四句,乍一读似乎是话旧只开了头;稍咀嚼,确乎道尽种种往事。亲故重逢的欣喜,人生遭遇的甘苦,都在其中,也在不言中。它提到的,都是常人熟悉的;它不说的,也都是容易想到的。诚如近人俞陛云所说:“以其一片天真,最易感动。中年以上者,人人意中所有也。”(诗境浅说)正因为写得真切,所以读来亲切,容易同感共鸣,也就无庸赘辞。
末联归结到话别,其实也是话旧。明天一清早,诗人又将孤零零地乘船离别了。想起那黄河边,桥头下,亲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又要见到当年离别的一幕,真叫人犯愁!相逢重别的新愁,其实是勾起往事的旧愁;明朝饯别的苦酒,怎比今晚欢聚的快酒;所以送别不如不送,是谓“愁见”。这两句结束了话旧,也等于在告别,有不尽惜别之情,有人生坎坷的感慨。从“酒初醒”起,到“酒幔青”结,在重逢和再别之间,在欢饮和苦酒之间,这一夜的话旧,也是清醒地回顾他们的人生经历。
窦叔向以五言见长,在唐代宗时为宰相常衮赏识,仕途顺利平稳。而当德宗即位,常衮罢相,他也随之贬官溧水令,全家移居江南。政治上的挫折,生活的变化,却使他诗歌创作的内容得到充实。这首诗技巧浑熟,风格平易近人,语言亲切有味,如促膝谈心。诗人抒写自己亲身体验,思想感情自然流露,真实动人,因而成为十分难得的“情文兼至”的佳作。
-
【3860】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先萌奇译,新华出版社,23万字,2017年7月第1版,59元)△共8章:①不
-
宋词典故·富公公案 【出典】 见“青州公案”条。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庆历末,富文忠公镇青州,会河决商胡,北方大水,流民坌入京东。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八州之间所活者
-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东风催节换,焰焰春阳散。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 , 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 , 逐臣归不得 。 因送客北还,自伤留滞南中也。情思绵绵,
-
名言: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注释: 罢(pi): 疲弱无能。知: 通“智”, 有智慧, 聪明。博: 渊博。浅: 浅陋。粹: 精粹。杂: 芜杂。 句意: 作为君子, 自
-
《吴冠中说树》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吴冠中 夏木荫浓,这是三十年代我投考江苏省立常州高中时的作文试题。当时感到这题目太深奥,很难发挥。因之我每见到浓荫的树木,总会联系到那试题,想从中悟出点
-
【4339】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史(孙占元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56万字,2012年10月第1版,88元)30章:[1]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2]党的民主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出处】唐.柳中庸《 征人怨 》 【意思】三春天气,青冢上仍堆积着白雪;黄河西来,浩浩荡荡绕过黑山。 【注释】三春:春季三个 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
-
陈与义《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②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③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④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⑤ 【注释】 ①伤春:杜甫有《伤春》
-
【原题】:和罗舜举三首舜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二句足成四韵属余和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常识100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古诗词知识竞赛答案,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