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绝句赏析》
紧接的两句,突发奇思“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变出千万个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赏。身化千亿,设想可谓奇妙之至。梅花与诗人面面对应,是梅耶?是人耶?一时实难轻分,这又是诗人命笔奇特之处。这两句虽是点化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尽望乡”的诗意而来,但用在“雪堆遍满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贴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极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诗人78岁的高龄,面对树树姿态有异的梅山花海,一时当然不能逐个寻芳,所以化身分之赏之,自属妙想,此其一。又陆游年事虽高,但童心未泯,平时常有“梅花重压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举动惹人注目,此时他突发奇思,想学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陆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间不分高下的感觉,如今面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诗人自负当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视,须化身千亿才能与之匹敌相称,方不辜负诗人对梅花的一番感情。综观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虽有借鉴之处,深入地体会实属情景相生之辞,正如当年林逋点化江为诗成梅花绝唱一样,均经过诗人的再创造,融会陶铸古人诗意而自出机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诗更富有盎然的诗意和逗人入胜的意境。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
-
【名句】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 ① 比义。 【注释】①烈士:指有远大志向或重义轻生的人。 【释义】农民比谁的粟收成多,商人比谁更有钱,而烈士则比谁更富有正义。 【点评】不同类别的人追求的目标不同,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决心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决心”的古诗词,关于决心的诗句,表达决心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译文:(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
[原文] 卷上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
-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由荠菜开花
-
《当代散文作品·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简析 巴金著。作于1952年8月,收于《爝火集》。这是一篇写于朝鲜火线的文艺通讯,通过记叙许多可歌可泣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热情讴歌了他们“为了祖国”和“祖国人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岁儿童应该学会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适合四岁小孩学的古诗,4岁左右的儿童应该学习那些古诗,四周岁小孩必会古诗。以下都选自唐诗三百首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屈原的诗句,内容包括屈原有写秋天的诗吗,补充下列描写秋的诗关于秋的诗词示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屈原有名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 刘禹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
史诗 在古希腊的英雄时代,史诗吟唱者及其门徒